桉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桉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李清

信宜市镇隆镇林业站广东信宜525300

摘要:桉树作为世界上最高产的三大树种之一,通过改进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以及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对于提高桉树在我国的产量有着较高的实际意义。本文从桉树的特征特性出发,对桉树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做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桉树种植;栽培技术;虫害防治

0引言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林业的发展,致使人工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桉树是世界上三大快生树种之一,因其成材速度快,利用率高,已成为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带最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但由于大面积单一树种种植,容易爆发病虫害,如果不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营林措施进行种植管理,不但不有利于林业发展还将对林业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更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必须要考虑桉树种植科学性和加强对桉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从而确保我国桉树种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桉树的特性及生长的环境条件

桉树目前在世界上近百个国家有种植,品种很多,多数为亚热带植物。早春开黄色、红色或白色等花,花序多为头状、伞形,花瓣与萼片相连呈帽状,叶子呈全缘羽状脉、互生,多数外形似镰刀,枝叶及花散发香味。作为常绿植物的桉树,生长速度快,是环境绿化首选的绿化植被,气候温暖的亚热带地区为桉树的起源地,具有较强的耐干旱力,惧寒,具有较高的光照需求,15℃以上温度适宜其生长,有些品种0℃以下也可存活。土壤肥沃、土质松软的冲击土比较适合其生长。

2桉树栽培技术

桉树具有环境绿化的功能,在我国的多处区域广泛种植。桉树栽培技术一般分为育苗、种植两方面的技术,每个技术环节都将对桉树的产量产生重要影响。

2.1育苗技术

2.1.1苗地选择

在桉树种植过程中,种植地的选择尤为重要,是桉树种植的关键环节。根据桉树的生长习性,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好、水资源充沛的地区可作为苗圃地。作为苗床的地方应当无积水,且便于排水。

2.1.2品种选择

选择桉树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影响桉树生长的各种因素,并同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相结合。适合在广西地区种植的桉树品种多为纯良I级的优质苗木,如广林GU-9。

2.1.3壮苗

桉树栽培中,幼苗选择多为扦插苗和组培苗。扦插苗的主要不足在于难以控制生产环境,实施生产标准的难度较大,致使苗木退化,生长速度慢、抗病性能差、分化较大等。组培苗是在实验室内,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利用细胞全能性进行生产,易控制生产环境,可每年更新繁殖材料,实现了品系最佳遗传性和优良性,因此组培苗比扦插苗的质量更优。

2.2栽培技术

2.2.1土地整理

在桉树栽培中,可通过土地整理为桉树提供利于生长的良好环境。土地整理过程不仅能使土壤疏松,而且还能将土地上的杂草清除,地形不同所选择的整地方式也不同。桉树栽培的整地方式一般包括人工带垦、穴垦、机械、大明坎四种。通常情况下,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维持地力,对桉树的生长造成影响,对较大坡度的丘陵地区可采用全垦方法整理土地。而机械整地方法可使土层的松动程度更大,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条件,提供给桉树生长的环境比较良好,对桉树生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选择整地时间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及造林时间等因素,然后做出合适选择。

2.2.2适宜的坑穴密度

种植密度直接决定着桉树的终产量,因此桉树栽培时,保持合理的栽植密度非常重要,而挖坑则是确保植密度适宜性的关键因素。坑穴距离应根据品种生长习性和当地造林规划所制定的生长年限等因素来测算,不仅保持了桉树适当的通透性,同时也减少了土地浪费。在广西地区,坑穴排列密度通常为2.0m×3.0m,成品字形排列,大明坑规格通常为60.0cm×50.0cm×40.0cm。

2.2.3合理施肥

施肥可增加土壤中可供桉树生长的养分,使林地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桉树成熟周期相应缩短,林地经营的效益得到提高。应结合土地的实际情况、以地力保持、促进生长为目的进行施肥。为了实现施肥的科学化、合理化,及时补充林木生长所需养分,林地养分得到平衡,施肥前,应参照当地林分生长情况及土壤养分确定肥料种类、施肥时间和施肥量。桉树生长的前3a需要大量的肥料,应在这个时期增加施肥的力度,在确保肥分充足的同时,还应避免由于肥料过多而造成烧根。为了减少肥料流失,应勤除草。

2.2.4栽植

在整理施肥林地土壤后,可选择适当时间实施造林。在广西地区,由于春季雨水充沛、气温偏低,非常利用桉树幼苗成活和生长,因此多在春季造林。造林所用桉树幼苗应生长健壮,并在经过病虫害防治处理后栽种。栽植时需深栽压实,确保幼苗湿润。栽植完成后及时浇灌定根水,最后依照幼苗成活率补栽。

2.2.5幼苗管理

由于桉树幼苗生长速度较慢,土壤中的肥分会被杂草吸收,光照受到阻挡,为保障其良好的生长环境,需要清除杂草,并进行林间管理。适当对幼苗进行施肥、松土、修建,为幼苗快速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树苗定栽5个月时,长势较弱,为使土壤保持疏松,释放出更多的肥力,促使树苗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应对林地进行松土。松土过程中,应同桉树的根部保持适当距离。

3病虫害的防治

3.1虫害防治

在桉树幼林阶段易发生虫害,其中白蚁、桉小卷叶蛾、小地老虎等虫害比较常见。通常在幼林阶段气温高时易发生白蚁虫害,可在造林间施撒呋喃丹适当防治,在白蚁出现后应及时利用白蚁宁防治;幼苗期,顶芽嫩叶易被桉小卷叶蛾侵食,影响幼树生长。越冬时,可利用灯诱杀或者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防治;幼苗叶子通常是小地老虎侵食的对象。可采用杂草及时清除、翻耕土壤实现虫卵、虫蛹消灭,用黑光灯对成虫实施扑杀。

3.2病害防治

桉树生长期,焦枯病、青枯病、茎腐病等是常见病害。焦枯病症状主要表现在有绿色水渍存在病斑与健康组织间,叶子逐渐干枯掉落。可喷洒适量硫酸铜溶液、克菌丹、敌克松等药剂,有效防治焦枯病。青枯病出现在桉树生长的整个过程,青枯病通过桉树根部茎部伤口侵入,并在迅速扩散,可导致桉树枯萎或死亡。有效防治的方法为及时检查病虫,发现问题后利用有机肥的施加,使桉树抗病机能增加,或转入抗病基因,使青枯病得到根本解决;茎腐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植株茎基部出现白色水渍形状的病斑,并逐步变为黑色。为防治茎腐病,育苗时不宜使用农作物种植后的熟土,在扦插前的2~3d时,可用杀菌剂对土壤实施普通杀菌,用80%的800倍液的退菌特浸泡扦插条0.5min后再扦插;气温较高时,应对苗圃实施降温遮光,湿度不可过大,注意排水;在桉树苗木尾出现病害前的病害易发期或者发病区应用浓度为1:100的波尔多液喷施枝叶,15~20d喷施1次,对病菌入侵予以阻止;用多菌灵、600~800倍甲基托布津、灭菌威或代森锌按等按说明配制相应的浓度并喷施,10~15d喷施1次;连阴雨或者大雨后,无需考虑上次药物喷施间隔时间,应及时补喷杀菌剂。多雨或者连阴雨天气,应用1:9的石灰粉、草木灰撒施病灶及四周。

桉树病害防治需要遵循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桉树栽培过程中,应确保消毒彻底,严防苗木带进病菌,桉树栽培区的排水系统保持正常,切断传播病菌的途径。使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以及波尔多液等药剂实施杀菌。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环境恶化,植树造林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桉树作为当前生长速度最快的物种之一,在造林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所以科学栽培对桉树的幼苗培育和病虫害防治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采取科学的桉树栽培技术进行桉树生产经营,才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提高桉树种植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裕华,刘多敏,吴道念,李松海,杨紫龙.桉树植苗林高产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02)

[2]王礼明.桉树的生长特性与种植管理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