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审员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7
/ 2

论内审员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王青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安煤矿分公司山西晋城048400

摘要:企业的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内审员作为企业中的重要角色,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企业的竞争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质量作为主要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对于煤矿企业也是如此,优化产品质量,严格精细化安全生产,培养优秀内审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助企业实现更高收益。下面,本文基于对内审员的定义、要求和职责,提出了培养合格内审员的一些建议,希望对相关专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内审员;质量;企业管理;安全

我矿在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伊始,各单位就配置了内审员,可谓健全了三标一体化管理机构,为体系的有效运行奠定了基础。十多年来,我矿产品质量创优质品牌,无质量纠纷事件,环境防治、职业健康安全防控取得了良好的绩效,综合管理水平大大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员的积极参与,内审员更是功不可没。

一、内审员的定义

内审员是指经过ISO标准要求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了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的一种资格,一般由国家认监委认可的有ISO相关体系咨询资质的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者才可以担任。它只适用于企业的内部审核,熟悉企业运转流程及管理职责权限,可以胜任管理体系对企业本身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一项基本手段和要求,担任的是内部管理评审,查漏,监督,以及提出整改方案的职责。

二、内审员的能力要求

对于内审员的能力要求,应从内审员具有的个人素质、最低学历、培训、工作和审核经历及能力方面综合考虑,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向:

1、个人素质:一位合格的内审员应具备的素质是“思路开阔、成熟,具有很强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坚韧,能够客观地观察情况,全面地理解复杂的形势及各部门在整个企业中的作用。

2、最低学历:由于煤矿属于高危行业、风险较大的行业,一般要求为本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3、资格要求:应对所审核的专业熟悉,经内审员培训合格。

4、工作和审核经历:本专业工作经历不少于3年。

5、审核能力:一位合格的内审员至少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即具体的工作能力及某些基本能力。

A、具体工作能力:

——从事审核准备工作的能力。

——从事现场审核的能力。

——编写审核报告的能力。

——从事跟踪与监督的能力。

B、基本能力:内审员为了从事审核工作,还要具备某些能力。这些基本能力中主要的大致有下列几项:

——交流的能力。

——合作的能力。

——明断和决策。

——独立工作的能力。

——应变的能力。

——善于学习的能力。

三、内审员的职责及作用

内审员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各部门领导,下接各部门基层员工(操作者),负责工作指令的上传下达、监督执行。如何能更好的运用体系管理方法,推进管理深度,真正实现持续改进,内审员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赋予他相应的职责权限及作用。

内审员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起监督作用;2、对管理体系的保持与改善起参谋作用;3、在管理方面、内外部审核起沟通和枢纽作用。

内审员在各单位的职责有:1、应熟悉本单位各项业务活动及标准每个条款要求转化为本单位的具体要求应该是什么;2、组织各项活动的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并参与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的制定(内审员对各项业务活动的了解程度决定这项工作的成功程度);3、应掌握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因素的控制办法是否融汇到各项管理制度中,并要传达到每个相关岗位的员工;4、有能力监督各岗位员工制度执行程度;5、有权向本单位负责人反映岗位员工执行制度情况,找出差距,并提出改进建议。

由以上作用来看,内审员不但要明白标准要求,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还要有发挥其作用的平台,这样才能起到承接连动作用。所以在,我们的内审员应该站好自己的定位,你的作用决不仅仅是管理好几份文件、几份记录即可,要做好这份工作,需要尽快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培养合格的内审员的途径

1、加强管理体系标准的培训及内化工作。内审员对标准的熟悉程度决定着他自己对条款理解和判标的掌握程度,一个好的内审员,应不断参悟标准各个条款的意思及要求,所以企业应加强内审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外出培训或邀请专业名师的方式,来提升内审员的专业素质。

2、利用好每年一次的内部审核、外部审核,提升内审员的现场检查能力。内、外部审核实施前,对各部门内审员对体系标准系统学习、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工作,将标准知识与部门工作对标,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以此提升内审员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标准的理解。

3、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内化手段,强化内审员的综合素养。有压力就有动力,在外培的过程中,指定专人培训结束后,对未参加培训的内审员实施内化,以此来提高培训专注度及培训效果。

4、充分利用管理体系的日常监督检查机制,调动内审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充分参与到体系的日常检查中来,每年要求各基层部门的内审员不少于几次的检查经历,在检查中沟通,在检查中学习,提升各自的检查技能及技巧。

5、加强专职内审员与基层内审员的沟通与学习。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在合作中学习,通过每月检查过程请教学习;通过外部审核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借鉴审核案例学习;通过新法规新标准学习;另一方面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习,善于分析过去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并能迅速把新知识应用于后续的工作中;三是除将新要求传递至各职能部门外,要引导各单位正确对比法规、应用法规,最终实现双赢的目的。

6、加强新内审员的贯标培训。对于新上岗的内审员,除要求其上岗前接受标准的基础知识培训外,还将尝试“师徒帮教”的形式,为新内审员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内审员做师傅,利用这种“以老带新”的方法,师徒双方通过交流能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让新内审员迅速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结束语

体系管理是一个需要持续提高、持续改进的过程,一个企业的管理应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管理的本质在于人,基于内审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职责分配及其重要作用,所以企业对内审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和检查技能提高应不容忽视,加强管理,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的体系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贾英强,黄坦,刘召.发挥内审员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露天采矿技术,2018(03):142-144.

[2]李晓红.浅议如何提高企业管理体系内审员能力和水平[J].质量探索,2016(09):63-66.

[3]朱强.浅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队伍建设及其作用[J].上海质量,2017(04):60-62.

[4]王鸳.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2):23-25.

[5]林一琳.内审为企业增值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4(11):363.

[6]唐琳茹.论如何实施内部审核及内审员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7(3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