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服务及母亲养育行为的影响刘佳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社区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服务及母亲养育行为的影响刘佳慧

刘佳慧

刘佳慧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服务及母亲养育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长沙市某社区500例儿童实施健康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儿童保健行为及母亲养育行为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儿童定期体检率及母亲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母亲养育知识掌握态度及教育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实施社区健康干预可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能力,同时增强母亲对服务的利用意识,从而改善母亲养育行为。

关键词:社区健康干预;儿童保健;母亲养育行为

以往儿童保健服务主要以医护人员为主体,然当保健人员向儿童家属提高相关保健服务时,家属一般为被动接受服务状态[1]。然随着人们不断对人体脑部的研究,同时脑科学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人们逐渐重视儿童早期发展,同时部分儿童家属开始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接受保健服务,但目前大多数保健机构尚未开展相关服务,从而使儿童保健服务发展受限。尽管目前已出现部分类似早教培训机构,但因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影响儿童保健服务的健康发展[2]。因此,提高社区保健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及能力,改善母亲养育行为对加速儿童保健服务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为探讨社区健康干预对儿童保健服务及母亲养育行为的改善,特对本社区机构500例儿童实施社区健康干预,效果显著,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长沙市某社区2013年1月~2015年3月500例儿童、500例家属实施研究,儿童:男238例,女261例;年龄1~3岁,平均为(1.8±0.3)岁;家属:男279例,女221例;年龄24~33岁,平均为(28.8±2.1)岁。

1.2方法

制定婴幼儿健康管理流程图,并建立婴幼儿健康档案,同时规定好每次实施健康管理的时间和内容及实施过程。实施健康管理过程中主要分为:评估、分类、指导及预防接种。待婴儿出生时即可实施健康评估,并进行健康检查,将婴幼儿分为:发育正常、生理缺陷及精神发育异常。然后根据分类结果实施针对性儿童保健服务。对健康异常者可建议其家属带患儿诊治,并制定相关免疫计划。通过书刊杂志、宣传画册及电视广播等形式来让家属获取养育知识,同时由社区保健医生组织社区儿童家属听取健康知识讲座。

1.3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后儿童保健行为及母亲养育行为的变化。通过长沙市某社区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来调查儿童家属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及对健康服务知识的了解。本次调查人员均经严格、统一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调查,同时进行一致性测验,变量一致性为96.0%。养育知识内容:婴幼儿如何照料、饮食喂养、预防接种等10项内容,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家属对养育知识掌握越好。满意度:社区保健服务人员态度、讲解保健知识是否详细、是否及时告诉家属保健服务时间、是否开展保健知识讲座等10项内容,共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家属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儿童定期体检率及母亲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母亲养育知识掌握态度及教育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见表1。

表1干预前、后儿童定期体检和母亲对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及母亲养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时间儿童定期体检满意度养育知识掌握

干预前278(55.6)64.8±5.951.9±10.2

干预后467(93.4)91.5±6.389.7±10.5

t/χ26.84-7.95-4.62

P0.000.000.00

3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及人际传播相互结合的方式实施健康干预,并通过社区活动来动员社区管理人员和儿童保健人员及家属参与儿童保健服务,并且为积极主动参与,本次研究目的为促进儿童保健服务全面健康发展[3-4]。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干预后,儿童定期体检率及母亲对儿童保健服务的满意度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母亲养育知识掌握态度及教育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由此说明通过实施社区健康干预有利于提高母亲行为的改善和儿童保健服务的定时实施,这可能是因通过实施社区健康保健干预后,母亲可通过各种渠道,如自己看书、看新闻或询问邻居等来获取儿童保健、养育知识,从而改善其养育行为[5-6]。然此次研究中,社区保健机构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和宣传册子等资料也会增加母亲的养育知识,最终提高其满意度。儿童定期体检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儿童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而本次通过干预后,儿童定期体检率明显高于干预前,榆次说明通过实施儿童健康干预后,母亲更加重视保健服务,同时增加其对儿童保健服务的利用,另外也说明社区保健服务人员的态度及质量也得到极大改善,从而提高母亲满意度。

总之,实施健康干预可促进儿童定期体检,同时提高母亲健康知识及保健技能,改善其养育行为及保健服务人员的态度,提高母亲满意度,有利于社区保健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国庆.社区学龄儿童肥胖干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0):100-101.

[2]张林,关持循,杜思怡等.社区儿童创伤事件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451-453.

[3]张韬,王洪兴,龚幼龙等.城市中小学生肥胖危险因素认知行为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6):3047-3049.

[4]李丹,李彦昕,杨丽新等.捏脊对社区肺脾虚儿童健康干预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2):38-39.

[5]赵翠燕.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4):559-560.

[6]于娟娟,崔明明,杨慧敏等.社区儿童健康管理规范实施前后家长育儿的知信行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