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幼儿教师工作坊环境下混合研修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乡村幼儿教师工作坊环境下混合研修实践探索

孙芳龄阳芳

孙芳龄阳芳(梁平区实验幼儿园重庆市405200)

摘要:在学前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因此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成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尤为重要的环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为应用,在纷繁多样的教师培训中,教师工作坊研修突破地域、条件等诸多限制,日渐成为农村幼儿教师参与培训学习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本文以绘本教学为例,探讨研究乡村幼儿教师工作坊环境下展示、交流与培训的模式,以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区域性发展。

关键词:教师培训;乡村幼儿教师;工作坊研修;展示与交流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9-132-01

一、背景

近年来,国家层面对学前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在2010年出台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2年出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8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昭示着学前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意见中第十六条指出:要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模式,强化专业学习与跟岗实践相结合,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科学保教能力。2014年国培计划新增且首轮实施“教师工作坊”项目,以弥补以往“国培”实施的不足,推进“国培”深度实施,“教师工作坊”成为推进"国培"综合模式改革的重要载体。

二、意义与价值

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的关注,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更加具有紧迫感和使命感。因此开展混合研修就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第一,可以改进培训方式。传统的教培师训方式主要是专家讲座、开设专题培训班等形式,由于受到经费、工学矛盾等因素的制约,传统培训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胜任新形势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培训必然要寻找新的突破口,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已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快捷性,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以幼儿教师工作坊为载体,提供教师在线自主学习,积极互动的平台,这种快速的、动态的、经济的、高效便捷的学习效能才真正适应时代的发展。

第二,可以促进区域性发展。由于教师培训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参训教师来自地域不同的多个园所,层次众多,我们通过以“绘本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为主线、以经验提升、问题解决和行为改进为目标指向的培训课程。提炼教师工作坊问题焦点,由10个项目园组成的10个教研组分别承担实施项目,将工作坊研修与园本研训相结合,采用团队说课磨课、观摩示范、论坛、微讲座等交流分享活动,并适宜的切入了专家培训,让教师在实践体验、深度反思和行为跟进中解决实际问题,建构实践知识,以发展各人专业能力,同时建立起学习共同体,促进区域性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三、实践探索的理论基础

经典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将人由低到高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幼儿教师,她们有关生理、安全等低层次的需求已经得以满足,获得专业发展以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应该是教师众多需要中重要的一个层面,体现了教师更高的精神追求。教师培训正是为老师们搭建了实现更高价值需求的平台,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个人的价值,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贯穿《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具有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实践、反思和提高的意识与能力。为有效的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在2014年3月发布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中指出要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创新教师网络研修模式,设计跨校的线上与线下研修活动发挥“教师工作坊”作用,组建跨校学习共同体,引领本学科教师开展研修。

四、以成果分享为导向的研修模式

(一)教师工作坊研修的团队组建

工作坊成员所属的每所幼儿园都有园长、骨干教师、合格教师及新教师,并形成一个和谐、开放、专业的教研团队。以“幼儿园绘本教学”为例,利用参与本次培训的100名幼师学员、10所幼儿园作为培训对象,参与工作坊研修。

(二)线上学习、讨论

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开展农村幼儿教师工作坊网上研训,参培的教师都能够充分借助网络平台的便捷,进行线上集体的研讨,在工作坊平台上积极献言建策,主动参与交流互动。

(三)线下展示与交流

1.结合网络研修进行线下实践活动,每个幼儿园组织了反复磨课,进行园内绘本教学展示活动,给予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一位成员展示的机会。

2.以各幼儿园为单位组建10个学习小组实施展示交流与培训项目内容,各幼儿园将磨课及展示活动的成果在工作坊进行分享交流,组织形成跨学校、跨领域、跨年龄段的教研联盟,进行课堂展示、说课展示、团队展示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交流活动,以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来培养教师的专业自信与专业能力,让参与研修的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

(四)进行专题培训和引领

通过专家紧扣主题的专题培训、案例分析、微讲座等方式对学员分享的教学展示和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进行理论基础的提升,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五、实践探索成果

通过乡村幼儿园教师工作坊研修的实践探索,以“幼儿园绘本教学”为切入点,经过线上线下的融合研修,各参培幼儿园之间的展示交流与主题培训等方式,提高了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建立起参训幼儿园常态化园本研修模式。推动园本研训模式化、制度化、常态化,提高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

在本次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乡村幼儿园教师工作坊研修与园本研修中展示交流与培训的基本模式,教师工作坊研修与线下跨区域教研活动的结合,増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教师研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构建了学习共同体,使教师个人获得专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付琳,幼儿教师工作坊研修有效性的研究——以“国培计划(2014)”幼儿教师工作坊“种子”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12

[2]王强,基于工作坊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构建[J]全球教育展望,2012(12)

[3]邓伟,熊久明,张思,丁梦鸽.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6(2)

[4]王丽,关于“教师工作坊”研修方式的实践研究[N]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