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语用表达模式述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1

政务新媒体语用表达模式述略

卢净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引言

信息技术时代下的新媒体呈现出自身特有的特点,新媒体给大家带来了方便娱乐的同时也给政府治理社会带来了有效的治理国家的方式,以政府门户为主的新媒体逐渐发展,政务新媒体的语用表达模式成为当下重要内容之首,从语用表达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和归纳,总结规律,为更好地运用在实践当中成为政务新媒体运用语用的关键。

一、政务新媒体语用模式的内涵

政务新媒体主要是指用新媒体来进行政务工作的媒体平台,2011年我国开始出现"政务微博",2013年10月国务院提出要着力建设基于新媒体的政务信息发布和与公众互动交流新渠道[1]。明确提出政务新媒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和意见反馈,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语用模式的探究显得十分有意义,在不同的领域中语用表达也不同,在我国官方媒体的语用模式形成了一种成熟的写作范式,不管是在新闻标题,新闻内容,新闻结构,新闻标题等方面都有一样的模式,但都遵守着同样的原则,那就是政治观点的一致性,和党中央齐心协力,但是如今政务新媒体的语用模式不能再跟着以往的传统模式来,要符合当代新媒体和时代发展的特点,比如语用主体的互动关系、数字化的政务语境、多模态话语方式等要素的变化[2]。

一、不同语用表达模式特征

(一)、回复舆情表达模式

回复舆情表达和权威发布相似,却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是相比权威的语用模式,回复舆情更显得亲切自然,政务新媒体应该积极和民众在网上互动,增加与民众的亲密度,使其成为和民众有效沟通的工具,由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实现政府和民众之间的零障碍沟通,让受众既是读者,也是作者,他们可以参与各种新闻事件的探讨,也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的书写者,政府可以监督,也可以从中了解到舆情,在社会里传播正能量,实现政府和人民无障碍沟通。

(二)、权威发布表达模式

政府新媒体的主体是各类政府部门和机关,2015年,我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达到28.9万个;全国各级政府拥有的政务民生公众号已超83000多个,各级政府建立的微信公众号应用体系已经基本形成[3]。

由此可见政府新媒体正在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中,由此更要注重语言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应该是一种主体本质的选择,也就是说它具有领导人民的作用,控制舆论的作用,不管是什么样的内容,官方媒体都能给出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并且全篇是高精华的原创,毕竟它的背后是政府和国家机构,其发布的目的并不是以利益为主,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而存在着的。

(三)、可读性的表达模式

作为一种官方的媒体存在,其内容上可谓是无可挑剔,政务新媒体的新闻报道内容其首要原则就是真实可信,且内容丰富,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在如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受众的多样性就要求其内容更加信息量大,符合大众的审美和价值取向,用精彩的内容吸引大众,满足他们互动的需求,那么内容的形式和结构便需要生动形象,文风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们的需求,技巧上就要掌握凝练和丰富。

二、不同语用模式之间的关系

政务新媒体所在的特殊的语言应用层次造就了它自身的特殊性,其这几个不同的语用模式是相互交叉合作协同的,在政务新媒体上和民众们的互动,信息回复等的实时联系方式讲求实效行的同时,也需要通过新媒体来传达客观意见和建议,发布新闻事件和官方内容政策等,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且新媒体有不同的形式,比如微信政务新媒体主要是以民生性的信息为主要内容多用在决策和征求大家的想法,微博则是用来发布通知,及时跟进和回应用舆情,这些功能是不同的。政务新媒体的技术和内容服务的提升,都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政务新媒体渐渐走向智能服务化,整个系统都非常及时和有效。

结论:本文主要从三个语用模式方面来对政务新媒体的语用表达模式进行了简略的论述,由于其语用表达论述过多,此文只使用了一小部分作为研究的对象,且这几个简要的语用模式在实践政务新媒体中还会发生变化,所以要真正地描写出语用模式的体系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但是我们能过从理论上总结出语用模式的抽象规律,是为了人们更好地认识和语用它们,要从辩证的角度认识语用模式,才有可能冲破以往固有的模式,在已有的规律中总结和延伸,它的手法日趋引领舆论场,对社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力,社群化的政治格局让所有人都参与政治,让每个人都有权力做决策,提意见,这样政务新媒体才能获得民众的信赖,在未来的发展有较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0/15/c_117723137.htm.

[2]王建华,周毅.政务新媒体语用表达模式述略[J].浙江社会科学,2019(04):129-134+159-160.

[3]周明强.论政务新媒体的语用特征与语用关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6,36(04):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