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刘学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刘学会

刘学会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龙岩供电公司福建省364000)

摘要:随着配电自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式各样的问题相继出现,只有通过不断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完善配电自动化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机制全面进入到实用化、自动化应用阶段,进一步保证我国电力建设事业与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和谐稳定。基于此,本文就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

引言

国家电网公司中,大规模建设方案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需同时具备电网生产指挥平台和设备在线监测基础平台以及生产运维和配网标准化抢修功能。如此强大的应用功能要想顺利实现,就必须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维管理过程中有效提高其技术水平并改善其安全管理模式,同时做到优化自动化设备选型提高设备配置标准,从而大大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运维工作量,提高系统稳定性,实现预期配电体系应用及运维目标。

1现阶段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通信系统及配电自动化终端组成,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主站系统均由单线图、系统图作为础线路模型构建而成,以此实现终端的遥测、遥信及遥控功能。目前,该模式的应用已十分成熟,部分供电公司在此基础上已向更高层次领域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将配电GIS系统的图模数据作为底图绘制线路设备正交图形,将配电SCADA系统、95598系统、用电采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等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进行对接,实现信息互通,在配电线路发生故障后,不仅能够定位断路器地理位置、终端在线情况、线路电压电流、断路器分合位状态、显示出受到影响的用户,还能研判故障类型,提出最优处理方案,调控人员可以依据方案对故障进行隔离,指挥抢修人员进行故障处理,大大提高了对配网的监控手段。

2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

(1)系统通信方工的广泛支持性,通信速率和靠性应满足配电自动化要求,系统通信结构应满足在一点通信故障时数据畅通,且配电自动化功能正常实现。(2)FTU应用有效、可靠地捕捉故障信息,并结合通信和算法来实现故障隔离及恢复功能,并实现配电自动化功能的分布、分层控制。(3)FIU采用全工业级设计,满足户外恶劣天气环境运行要求,技术指标达到户外D2级标准(-40℃~85℃)。柱上开关与FTU在电气和结构上匹配,可靠接口,便于维修。(4)具有通过FTU进行蓄电池在线智能维护的功能,有效的延长蓄电池的寿命。(5)DMS的流程化管理技术与一体化建设是实现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的关键。在DMS建设过程中需保证系统拓扑信息GIS/SCSADA/DMS的一致性,以及DMS与系统全局信息以及信息源头的一致性,有机连接用电信息、负荷控制信息等,以此实现信息的一体化建设。在此过程中还需确保GIS与SCADA系统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二者的协调配合使用,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监测管理的重要前提。DMS流程化管理是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设备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实现系统实用化的重要途径。(6)配电SCADA系统与GIS应用软件之间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基础上有效互通,使得实时信息在GIS中具有与SCADA系统相同的实时性,保持图元在不同硬件、软件平台上的一致性。(7)配电主站采用开放式支撑平台技术,具有分布式运行管理环境,采用大型商业数据库具有客户/服务器技术,应用软件通过软总线进行数据交换。(8)通过软件技术和工作流方式实现DMS流程化管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试验性能是保证实用化验收效果的关键。配电自动化系统涉及面广、系统集成度高,配电自动化系统试验是为了保证配电自动化产品在其形成的各个阶段的产品质量而进行的各种测试过程。

3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工作有序开展

3.1树立科学化管理目标,提高“三遥”率

电网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①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一个满足自身发展和运维工作的目标,把目标作为企业和人员的发展导向,保证运维工作有序开展。②建立在目标基础上,企业要注意“三遥”问题,保证“三遥”效率,掌握“三遥”利弊,结合配电系统的实际地区建设情况,对其进行定位,结合不同种类电力系统结构,结合其供电特点展开统计工作,依据地区实际情况,在配电网体系明确一个主要关键点,把高级应用增加到配电网系统中,避免随意修改现象发生。高级应用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满足配电网实际运作需要,但是为了保证高级应用合理性,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目标,需要加以关注电网在改造和建设施工时,不同设备的检测和勘查,确保现场可以实现高级应用目标,结合现场实际需要,设置高级应用类型,保证财务支出合理性。

3.2解决遥控操作过于谨慎问题

遥控是操作便捷性的关键,在进行配电体系自动化建设之前必须与配电调度部门做好充分交流,使配电调度部门了解配电自动化工作实现后所能体现的高效特性,通过逐渐渗透使配网调度部门自己去发现配电自动化中遥控操作所具备的可靠性以及与由此产生的便捷性。在参与的过程中配电调度部门也会逐渐转变对自动化配电体系的看法,逐渐接纳遥控操作手段,并最终完全接受配电自动化体系中的的遥控控制模式。

3.3解决管理运维分工混乱问题

运维分工混乱的问题在设备异常检查中经常出现,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反复发生,就需要从管理入手,确定责任分工,保证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针对终端设备的运维要建立特定的状态检修方案,以保证各管辖区内的设备都能良好运行。这一点可以借鉴大中型城市中成功进入实用化应用阶段有关单位的经验,定期召开配电自动化技术研讨会,在交流中发现缺点并提出改进,不断提高配电自动化管理水平。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这就使得我国城市的电力负荷越来越严重。近几年,随着国内配电自动化系统不断的建立,相关人员逐渐提出了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功能规范以及系统性能测试的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涂松明.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6(16):40~41.

[2]李逢帅.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运维技术探讨[J].广西电力,2014(04):45~48.

[3]李伟波.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及其进展[J].科技与企业,2013,22(21):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