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研究

宫官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工程项目的评价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西方一些发展较快的国家,他们开始意识到经济评价在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为了减小在项目建设中的不确定因素对项目建设成效的影响,因此对项目的评价和工具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某工程实践分析了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

1项目综合评价内涵

综合评价(CE)概指对以多属性体系结构描述的对象系统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即对评价对象的全体,根据所给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方法给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又称评价指数),再据此择优或排序。综合评价方法又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估技术。其依据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规范对项目的运行结果进行系统评价,项目评价有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之分,主要区别在于评价指标数目的多寡,项目的单项评价一般是指单指标评价,而综合评价常指多指标的评价。研究对象包括工程项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项目,产品开发项目和技术开发项目,这是该项目实施的第一部作品。综合评价报告募集资金项目,银行贷款,项目设计,签订合同,施工编制的重要依据,只有经过论证和论证允许继续设计,实施可行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并操作。而对工程建设项目综合评价主要是对在需求建设分析、建设原因、实施方案、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作用以及影响力等多方面进行。并基于以上评价内容,评估项目是否合乎建设前的指标要求,在功能等方面是否满足条件,相关指标是否可以实现以及后续待完善的问题等等。

2实践应用

2.1项目概况

某项目线路为南北走向,南端为加里森,北端为加里萨,项目覆盖区域为加里萨郡和塔纳河郡。目前加里萨郡和塔纳河郡仅依赖离网的柴油发电机提供小范围的配电,该区域尚未接入国家电网,依靠独立的柴油设备发电所能提供的电力供应十分有限。据肯尼亚电力照明公司(KPLC)2015年的年度报告显示,这两个区域目前的家庭通电比例仅达到21.6%(加里萨郡)和12.5%(塔纳河郡),这与肯尼亚政府所制定的到2020年家庭通电比例达到40%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该项目将通过改善这两个区域的电力供应助力国家达成上述目标;肯尼亚拉姆港-南苏丹-埃塞俄比亚交通走廊(LAPSSET)项目计划建设的铁路、公路、输油管道途径本项目覆盖的区域且需要在本项目基础上建设布拉、霍拉输变电站为运输网络提供电力供应。

2.2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研究

2.2.1项目建设情况评价

根据项目执行情况,将项目进度信息反映到项目月报中,提交公司审核备案;对于项目部日常的进度监控,须在现场周例会中明确各子项进度要求,协调项目各计划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分包商、业主之间的进度变更协调,在建设过程中,每个季度都是按照计划进行(运用P3E/C具体反映)。该电网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按照《合同评审控制程序》中相关规定的权限进行评审,确定了确定项目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与方法,编制了项目初步设计概算,对比分析项目成本目标并进行设计优化。制定了项目资金支出计划和项目收汇计划、细化项目现场管理费用等。通过审核分包商工程量单,编制对外工程量单,按时提交业主确认。在项目整个建设过程中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并且编制了项目成本季报提交公司审核备案。并且在项目建设初期,构建了项目成本管理流程图,整个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都严格按照这个流程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2.2.2项目建设影响评价

项目建设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环境影响方面和社会影响方面。

(1)环境影响方面

电网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时刻注意着项目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情况,并且在环境评价报告中列出了相关的数据。根据当地对于电磁辐射背景值以及边界噪音的限制值,电网建设项目根据相关标准进行了建设,达到了文件要求的环境要求。在项目建成后,检查相关的变电站和传输线检测数据。结果表明,在电网附近,其磁场强度、工频电厂分别满足4kV/m,110uT的限制,电网附近的噪音满足70dB(A),夜晚分贝(A)的要求,完全满足当地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电网建设时,通过差别建设电网线路,再次基础上,减少了一定的土地挖掘量,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了对于植被和土壤的不利影响。

(2)社会影响方面

电网建设项目在安全运行中,实现了供电量的保证,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灌溉水平。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先进的电力工业帮助了电力系统对于电网建设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电网的结构转型,促进了当地电力企业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了当地的电力建设。在电网建设完成后,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投资和人均收入水平。电网建设完成后,极大的满足了当地商业、工业、农业和旅游业对于电力的需求,当地部分商品的物价增长3.5%左右。同时,通过对当地人居收入进行调研,其比没有建立电网时增长10%左右,极大的催进了当地的发展。

2.2.3电网性能评价

(1)供电可靠性

根据电网建设项目标准,电网线路应配置双套完整、独立,能反应各种类型故障、具有选相功能的全线速动保护,并分别带有完整的后备保护及重合闸功能,后备保护采用近后备配置原则,后备保护应装设多段式相间距离、多段式接地距离和零序电流保护。采用220kV降压变容量与扣除220kV直供负荷和小电源平衡负荷的最高供电负荷之比的方法计算部分地区的容载比。,在排除变电站的前提下,所计算的容载比为1.56,这个比例不能满足城市电网导则中的规定标准。在计算容载比时,由于变电站的加入,该地区的容载比提升到了1.66,满足了城市电网导则中的规定标准。因此,电网的建立,对于的供电的可靠性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2)电网安全

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原理简单,动作快速可靠,在电网中广泛应用,本工程的线路保护均采用2套分相电流差动保护装置,要求新上保护装置具有分相电流差动保护(主保护)和多段式相间距离、多段式接地距离、零序电流保护(后备保护)和重合闸。并配置220kV线路断路器辅助保护装置一套,与其中的一套保护组一面屏。电网建设线路保护采用双组屏方案,一套保护与断路器辅助保护装置组1面屏,另一套保护组1面屏。保护通道:依据系统通信专业提供的通道状况,本工程新上的两套保护均采用复用光纤芯通道,复用通道接口速率为2Mbit/s。电网母线配置在系统各种运行方式下母线故障时均能正确动作、快速、有选择地切除故障母线的母线保护装置。根据国家电网建设项目标准:在500kV母线以及重要变电站、电网220kV母线采用母差保护双重化的原则,电网建设项目220kV母线配置微机母线保护2套,要求微机母线保护装置具有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母联失灵及死区保护、充电保护及复合电压闭锁等功能。母线保护元件按照远期配置,采用双组屏原则。电网建设项目66kV母线配置微机母线保护屏1面,该屏具有比率制动特性的分相瞬时值电流差动保护、复合电压闭锁、母联失灵及死区保护功能。电网建设项目220kV、66kV母联,按照断路器分别配置一套完整的独立的充电保护装置和1个三相操作箱,保护装置应具备瞬时和延时跳闸的过流保护功能,保护装置应配置不少于2个独立的跳闸出口和1个启动失灵保护出口。每回66kV线路配置微机距离保护装置1套,该装置具有三段距离保护、多段过流保护及三相一次重合闸。组屏方式:2套距离保护装置组1面屏。在电网建设项目66kV系统配置集中组屏的低频低压减载装置1套,该装置具有在低频低压时分轮减负荷的功能。并配置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一套。为了便于继电保护设备试验,电网建设项目变配置试验电源屏1面,继电保护测试仪一台。

参考文献:

[1]王俊涛.智能电网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杜英,周萍.四川电网建设项目综合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11: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