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及其在唱腔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24
/ 1

“过门”及其在唱腔中的作用

王宇

——谈唱腔与伴奏的有机联系

一般地说,戏曲各种腔的唱词和唱腔的曲调都是以一对上下句作为结构唱腔的基础。其唱腔的上下句结构在运用时有一值得注意的规律:这就是其上句唱腔后一般都要奏一句较长的询问过门,而下句唱腔后一般无过门,常常是直接唱下一个上句唱腔。也就是说,在实际演唱中,上句与下句唱腔之间的间隔要大于两对上下句之间的间隔。这就涉及到过门及其在唱腔中的作用问题。

在戏曲中,用于演员启唱前及唱腔间歇处的器乐伴奏,被称作“过门”。我们知道,宋元时期的南北曲和明代的昆腔和高腔都是没有过门的。戏曲唱腔中的过门,是随着乱弹诸腔的兴起而出现的。它在戏曲中的广泛运用,则应该是始于梆子腔。

“过门”这一说法究竟始于何时,目前还难确定。但过门这一音乐现象,即用于演员启唱前及唱腔间歇处的器乐伴奏,则最迟在乾隆年间就已出现。从现有的戏剧史料看,最早的过门乐谱见于刊行于乾隆年间的剧本总集《缀白裘》。在《缀白裘》中,有两出戏特意刊印了过门的工尺谱:一出是“时调杂出”《小妹子》,另一出是西秦腔《搬场拐妻》。《小妹子》的舞台提示中提到“细吹品和”,唱词前的大段工尺谱字前标一“品”字,可看作是一个相当于前奏的大过门。这里的“品”字应该是“吹”、“吹奏”的意思。此启唱过门之后是唱词和句间过门的工尺谱。相比之下,《搬场拐妻》中刊印于西秦唱腔词前的工尺谱则要短得多,看起来只是一个不长的启唱过门,唱词的句间没有过门。

从现存秦腔音乐所用的过门和有关研究结果来看,秦腔基本过门的曲调并非是在其唱腔基本长调基础上的发展。秦腔的基本唱调是微调式的,微调式的上下句唱调是秦腔各板式唱腔形成的基础。但在秦腔中,配合唱腔的过门基本曲调则是宫调式,各种过门均以宫音结束,与唱腔形成对比。在秦腔中,慢板的启唱过门被称作“三环”,意思是它由三个“环节”即三个乐句构成。“三环”在秦腔中不仅被用作慢板的启唱过门,还被用于配合演员的表演。用与配合演员表演的“三环”被称作“游弦”,在演出中常常反复使用,作用相当于一支小型的器乐曲牌。这种被称作“三环”和“游弦”的过门,最初很可能来源于一支由胡琴演奏的器乐曲。为什么说它是由胡琴而不是其他乐器演奏的器乐曲,可能与用胡琴伴奏的西秦腔的影响有关。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秦腔最初是用月琴伴奏的。秦腔用胡琴伴奏,是被称作“琴腔”的用胡琴伴奏的西秦腔已相当流行之后的事。《缀白裘》中的西秦腔过门是宫调式,今存琴腔各板式的过门也是宫调式,这可能是巧合,但也可能反映着两者之间在历史上存在的联系。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目前还不能肯定琴腔梆子腔的过门一定是由西秦腔的过门演变而成,但是这种可能性显然是存在的。

关于秦腔梆子腔的胡琴伴奏,成书于嘉庆十年(1805)的《听春新咏》中有如下记载:“盖琴腔乐器,胡琴为主,助以月琴,咿呀丁东,工尺莫定,歌声弦索,往往龃龉。”从这一记载看,早期的秦腔胡琴伴奏与唱腔的配合还不够和谐。关于梆子腔胡琴的具体形制,清代史料中并无记载。今存各地的梆子腔基本都是以板胡为主奏乐器,但板胡并不是秦腔的早期伴奏乐器。秦腔的早期主奏乐器是在当地被称作“二股弦”的胡琴类拉弦乐器。二股弦琴筒以木板蒙面,在四川被称作“盖板子”。其琴弦张力较大,在陕西又称“硬弦”,演奏时左手要带“指帽”。其音域较高,音色尖锐,是件不易演奏、与唱腔的配合亦有一定难度的高音拉弦乐器。清末民初,秦晋各地的梆子腔渐以板胡作为主奏乐器,二股弦或被弃置不用(如秦腔),或被用作色彩乐器(如晋剧)但流行于川滇地区的梆子腔,则仍以二股弦(在当地称“盖板子”、“锯琴”)为主奏乐器。梆子腔早期以音色尖锐的二股弦为主奏乐器,可能与其当时的演出场所主要是广场和庙宇的露天舞台有关。音色较柔和的板胡取代二股弦的清末民初,正是梆子腔进入城市茶园等室内演出场所的时期。这显然不是巧合,它实际反映着戏曲声腔主奏乐器的演变与演出场地的变化之间存在的联系。梆子腔虽然是较早使用胡琴伴奏的戏曲声腔,但从我们已知的二股弦及板胡的伴奏情况看,它们还都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演奏及伴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