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酸双酯钠治疗糖尿病无菌性腹泻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藻酸双酯钠治疗糖尿病无菌性腹泻疗效观察

吴永斌

(宁夏医学院附属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宁夏石嘴山753200)

【摘要】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治疗糖尿病无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在进行对比治疗之前先进行磺脲类和(或)胰岛素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糖尿病饮食控制,再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并稳定1周后对各组患者开始进行对比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藻酸双酯钠片100mg口服,3次/d,共14D;对照组基础治疗相同,思密达(蒙脱石散),1袋口服,3次/d,共14d。并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80%vs.57.5%,P<0.05)。结论:PSS治疗糖尿病无菌性腹泻疗效是满意的,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藻酸双酯钠;糖尿病;无菌性腹泻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212-02

糖尿病患者的一种常见肠道并发症为糖尿病无菌性腹泻,主要临床症状为间歇性水样腹泻;临床治疗上常存在困难。藻酸双酯钠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常用药物,笔者对该药在糖尿病无菌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具有腹泻病史6个月~6年,按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0.1±5.2岁(40~79岁);糖尿病病程平均为9.7±3.2年(1~22年);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8.6±6.0岁(42~78岁),糖尿病病程平均10.8±4.9年(1~23年),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均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存在长期的血糖控制不良病史。

1.2疾病诊断

本研究诊断标准为(1)患者出现间歇性水样腹泻,(2)具有长期糖尿病病史,(3)患者粪便经常规及细菌培养结果呈现阴性,(4)镜检可见粘膜充血水肿,(5)消化道钡餐结果显示胃张力低,排空迟缓,小肠吸收不良,肠蠕动减弱。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对比治疗之前先进行磺脲类和(或)胰岛素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糖尿病饮食控制,再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并稳定1周后对各组患者开始进行对比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藻酸双酯钠片100mg口服,3次/d,共14D;对照组基础治疗相同,思密达(蒙脱石散),1袋口服,3次/d,共14d。并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对比分析两组疗效。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分析

使用EXCEL对本研究数据进行整理记录,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评判标准为P<0.05。

2.结果

经过2周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80%vs.57.5%,P<0.05),详见表。

3.讨论

糖尿病性腹泻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笔者认为,其系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利,致内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糖尿病性腹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为内脏神经疾患的发生。如果受累的内脏神经节出现淀粉样变性,患者接受了交感神经节、迷走神经节切除或者进行了神经节阻断剂治疗,均有可能导致腹泻发生。既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内皮素的合成增加[1]。笔者由此推测,糖尿病性腹泻的治疗中可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需对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同时改善自主神经经功能;再对症治疗保证疗效的同时预防复发。其中治疗的基础是控制好血糖,治疗的关键是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藻酸双酯纳是从褐藻中提取用化学方法引入有效基团合成而得的一种半合成多糖硫酸酯。具有肝素样生理活性,但无肝素不良反应。许多研究证明,其分子中具有能解离的负电荷离,增加红细胞之间及其与血管内皮之间的相互排斥力阻碍细胞之间及其与血管内皮之间的黏附,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具有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脂,抗凝血(其效力相当于肝的1/3-1/2)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藻酸双酯纳已经被证实可以降低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2],同时还具有抑制血栓形成作用[3],此外,还有报道显示,藻酸双酯钠尚能抗氧化剂SOD及具有抗氧化作用降血糖作用[4,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80%vs.57.5%,P<0.05)。结论:藻酸双酯纳治疗糖尿病无菌性腹泻疗效是满意的,且无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继平,周庆博,徐成伟,等.藻酸双酯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4种血浆生物分子治疗前后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10):591-594.

[2]王孝养,朱世为.肺癌各期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藻酸双酯钠的治疗作用[J].实用癌症杂志,1998,13(4):298-300.

[3]郭新华,赵淑萍.复方藻酸双酯钠抗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1,2(7):36-37.

[4]尹培达,甘华.氧自由基与肾小球疾病发病关系及抗氧化剂的防治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1995,16(4):1-4.

[5]赵学增,王新铭.藻酸双酯钠的降血糖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3,9(3):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