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思维关系探讨黄亮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思维关系探讨黄亮华

黄亮华

(杭州拓凡展示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当今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普遍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中,所以计算机文化知识教育也已经成为教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项课程。为了引导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好地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计算机知识教学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中心任务,计算思维培养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项过程,它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思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研究出一套有效的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方法和途径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思考空间和提升学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在解决专业问题方面,同时这也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计算思维;关系;探讨

导言

学计算机基础课之所以成为很多高校本科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源于计算的思想、技术、方法和计算机在许多专业都有非常深远和重要的应用,高校各专业的本科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计算思维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势头相当迅猛,同时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日益深入,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不断。地提出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校开设至今,为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及。专业应用需求,计算机基础课程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更新和改革,一代又一代教师为此不懈努力着,每一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都推动了计算机人才培养工程的不断进步,为各领域中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计算思维和计算机应用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思维和计算机应用间的关系是计算机研究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认为需要遵循“面向应用,需求导向,能力核心,分类指导”的原则计算思维是建立在计算机应用上的,不能够抽象单独的讨论。

1.1以计算思维为导向,更新教学改革

“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不仅对计算思维培养也是加深对计算机系统设计思想的理解。而思维模式是需要在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计算机的基础教学同样是需要一个时间性的磨合。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对问题进行未知求解、系统设计和行为理解的过程,就是建立计算思维。为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方式,利用计算思维在脑中形成简单图示,对知识系统进行基本演绎和归纳,有意识地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来介绍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基本构架,强调计算机领域的思维方式,联结知识之间的联系。

1.2以计算思维为基准,鼓励多元化计算思维

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面对的计算机相关程序可能是固定的,但计算思维却不是一成不变的。首先,计算性思维的形成就不是特定的条件,所以计算思维应该具。有多元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每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各不相同,所以没有对错之分,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有效地扩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秉持一种包容的态度,对于学生的程序设计或者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提示学生从更简单的切入点着手,但不能否定学生的努力,正确审阅学生的计算思维,针对学生多元化的计算思维,教师也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来合理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1.3以计算思维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

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计算思维的重。要价值,不断地加强实践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计算机应用型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如果只是利用理论课讲一些上机程序,学生是很难感兴趣的,上机操作学生就会遇到各种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多参与上机环节,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上机演练测试,积极地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实践检验,将所学的程序,通过上机的形式来自主的编写出来,并通过计算机相关软件来检验程序的正确性与否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地布置一些简单的程序题目,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分组或者合作的方式,针对实际问题来编写相应的程序,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恰当处理

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才是构建计算机课程的关键。有人认为需要从实践中掌握应用技能,而把理论知识作为其次且不重视;也有人认为基础的课程则需要打好基础,将理论知识作为重点培养。而我们认为无论这两种哪一种态度,都有稍显偏执了实际上计算机应用的教育才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理论知识作为引导,应用为目的任何没有理论基础指导实践的是盲目的,而脱离实践应用的理论也无的放矢理论结合实践应用时相互结合的,无其一都不成立。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掌握让我们对计算机的应用更加了解、深入,能更好的应用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操作,就好比组装机器和说明书的关系。现在很多软件都日渐成熟操作简单,因此,很多学生在进人学校前就已经对很多软件有了认识和基本的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也是有些了解认识,但大多还是停留在简单的、片断式经过加工简化的一些知识,对于很多共性的东西还没有关联意识,而作为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的思想和一些最本质的东西,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培养计算思维的方法和途径

3.1重点突出计算思维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范围进行划分,并将其归纳为不同层次的知识单元,并系统的概述每个单元所涵盖的不同计算思维;在教学方法上,要用于创新,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重点讲解每个知识点所涉及的思维以及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通过系统的学习并能够举例说明且举一反三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步实现由知识传授向基于知识的思维培养过渡。

3.2加强教学实践

我们要不仅要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同时也要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加强实际动手能力,毕竟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也是培养计算思维的提前条件之一。所以学院需。要增加实践课程,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学生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通过自己实践动手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印象,同时还可以方便学生对相似问题有一定理解,能够触类旁通所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非常重要的一步。

3.3以完整的课程体系实现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仅仅开设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不能很好的体现出计算思维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考虑计算机与各个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制定与学生所学专业想通的教学内容,将计算思维融入到不同学科当中,而不是仅限于计算机专业本身,这能更好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利用计算思维理解并能够解决相对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结束语

为了适应当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迅猛的发展。势头,以及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在各领域中日益紧。密深入的应用形势,本轮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应。坚持面向应用,与各专业紧密联合,将计算思维渗透于课程内容知识点中,全面合理地规划和建。立起一个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体系。在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应体现专业区分度,还要考虑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所处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潘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4(11).

[2]成龙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途径[J].。新校园(阅读).2016(03).

[3]刘瑞玲.计算思维在高职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职工教育.2014(04).

[4]董永健.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初探[J].价值工程.2014(01).

[5]刘风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