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治疗儿童小面积深Ⅱ度烧烫伤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康复新治疗儿童小面积深Ⅱ度烧烫伤的临床研究

邓常开

邓常开(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四川成都610091)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对儿童小面积深Ⅱ度烧烫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108例儿童小面积深Ⅱ度烧烫伤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A组:康复新治疗组;B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观察创面愈合速率及创面愈合后6个月及12个月瘢痕指数(SI)。结果108例患儿经治疗后全部临床愈合,A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7±2.4)d,B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9±3.1)d。治疗过程中各组创面面积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缩小,A组愈合速率明显快于B组。创面愈合6个月、12个月后随访,A组的SI优于B组。结论康复新治疗儿童小面积深Ⅱ度烧烫伤患儿,创面愈合速率及SI优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

【关键词】康复新烧烫伤治疗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019-02

烫伤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活动稳定性较差,缺乏危险判断能力,回避反应迟缓,家长看管稍有疏忽等即可导致儿童烫伤,常给患儿造成重大伤害,甚至留下后遗症[1]。根据致病特点,儿童烫伤以四肢、胸腹部等部位较常见。烫伤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渗液、出血、肿胀、表皮破损,部分患者有脓痂形成。治疗以抗感染、止痛、促进上皮组织愈合为主。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急诊外科共治疗儿童小面积深Ⅱ度烧烫伤108例[1%~5%体表总面积(TBSA)],其中54例采用康复新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8例患儿,男79例,女29例,年龄2-12岁,中位数5.1岁,其中热液烫伤80例、火焰烧伤18例、电火花灼伤4例、低温烫伤3例、化学烧伤3例。随机分为A组(康复新液组)54例和B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5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1.2.1实验设计及分组:A组:康复新液(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格:100ml)治疗。常规清创后,给予康复新液浸湿的纱布涂敷创面(剂量1-2ml/cm2),无菌纱布和绷带包扎。B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贝复济,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63000IU/15ml)治疗。常规清创后,剪取略大于创面的单层无菌纱布轻轻覆盖于创面,贝复济喷湿纱布后常规包扎(剂量250-300IU/cm2)。包扎要求符合黎鳌烧伤学,隔天换药。治疗期间定期观察是否出现过敏、皮疹及其他局部不良反应。

1.2.2评价指标:①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完全上皮化所需的时间,主要依靠的肉眼观察评价。创面愈合时间是创面愈合的传统指标之一,至今仍被广泛应用[2]②创面愈合速率:采用透明膜描记加称重法测定烧烫伤创面面积。做法是创面盖一均匀透明膜,用细记号笔描绘创面周边(如创面有皮岛形成,皮岛面积同法记录),沿此画线剪下透明膜(去除皮岛面积),置分度值为0.1mg的分析天秤称重后换算成烧烫伤创面面积。愈合速率=创面面积(cm2)/愈合时间(d)。③瘢痕指数:分别于创面愈合后6个月及12个月,对所有患儿进行预约门诊随访。参照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Vancouverscarscale)[3],观察瘢痕的色素沉着、高度、硬度、血管性及自觉症状,并参照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逐项打分,将各指标得分相加,即得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从而评判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增生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8例患儿经治疗后全部临床愈合,A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7±2.4)d,B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9±3.1)d。A组平均愈合速率为(1.04±0.18)cm2/d,B组平均愈合速率为(0.88±0.22)cm2/d。治疗过程中创面面积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缩小,A组愈合速率明显快于B组,伤口愈合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组108例患儿均接受了创面愈合6个月及12个月后的随访。6个月、12个月后随访A组的瘢痕指数(SI)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创面愈合6个月及12个月后疤痕指数(SI)比较(x-±s)

3讨论

烧烫伤是儿童常见的意外损伤之一,其中深Ⅱ度烧烫伤仍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烧伤创面表现之一。深Ⅱ度烧伤创面达真皮组织深层,创面深浅不一,真皮层内残有皮肤附件,可赖其上皮增殖形成上皮小岛,如不感染,可于3-4周内融合修复,但常伴有疤痕增生。目前,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方法较多[4][5][6],目前何种治疗方法最为理想尚无定论,但以生理性再生修复为基础,寻求无疤痕或轻疤痕的愈合方法已成为当前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研究的趋势和潮流。儿童因其皮肤组织幼嫩,上皮小岛增生修复能力较强,经积极干预治疗,常能取得满意疗效。

康复新液是一种外科常用药,为美洲大镰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制成的溶液,纯中药生物制剂。其有效成分为粘糖氨酸[7]。具体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利于创面的愈合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康复新能促进细胞增殖和新生肉芽组织增长,加速病损组织修复,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多环节地促进机体功能[8][9][10]。实验证明康复新能促进细胞外基质(ECM)的表达、调节伤口细胞增生、加速肉芽组织形成;调节细胞因子分泌量、调节细胞因子网络,从而减少效应T细胞在组织局部蓄积的作用;促进创面血液循环、增强创面免疫力,从而促进创面修复、抑制瘢痕生长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康复新治疗的深Ⅱ度烧伤创面在愈合后的6个月、12个月时,其SI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创面(P<0.05),提示深Ⅱ度烧伤后应用康复新治疗深Ⅱ度创面,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后期的瘢痕形成。

本研究采用康复新治疗儿童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取得明显疗效。使用方便,创面愈合后,局部较平整,减少疤痕组织增生。是临床治疗儿童小面积深Ⅱ度烧伤的理想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燕,傅跃先.儿童中小面积烫伤创面院外急救方法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04,33(5):746-747.

[2]SinghKP,PrasadR,ChariPS,DashRJ.Effectofgrowthhormonetherapyinburnpatientsonconservativetreatment.Burns.1998Dec;24(8):733-8.

[3]SullivanT,SmithJ,KermodeJ,McIverE,CourtemancheDJ.Ratingtheburnscar.JBurnCareRehabil.1990May-Jun;11(3):256-60.

[4]首家保,陈彬,芦慎等.不同敷料修复创面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8):1479-1482.

[5]陈筱瑜,杨苓山.烧烫伤外用药物及剂型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2,28(2):166-168.

[6]陈新谦,金有像,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8.2

[7]邹金凯.康复新液的临床应用[J].首都医药,2008,(8):29-31.

[8]刘玉媛.天然药物康复新液的临床应用[J].天津药学,2006,18(3):55-57.

[9]胡治丽,潘义红.康复新液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8):35-36.

[10]焦春香,刘光明,周萍.天然药物康复新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1):2623-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