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泻南补北针法治疗不寐的理论依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浅谈泻南补北针法治疗不寐的理论依据

江峰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摘要】不寐,俗称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难以复睡以及彻夜不寐,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灸对于治疗不寐有一定的优势,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并且针对病因病机治疗,标本兼治。

【关键词】不寐;针灸;泻南补北;难经

【中图分类号】R2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344-02

【Abstract】Bumei,commonlyknownasinsomnia.Themainperformanceisdifficultyfallingasleep,wakingupaftersleep,difficultysleepingafterwakeup,andnotsleepingallnight,anditcanseriouslyaffectthequalityoflifeofpatients.Acupuncturehascertainadvantagesinthetreatmentofinsomnia,canimprovethesymptomofthepatienteffectively,andthetreatmentoftheetiologyandtherootcause.

【Keywords】Bumei;Acupuncture;Xienanbubei;Nanjing

不寐,《内经》又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1],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总因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导致阳盛不入阴,阴虚不纳阳,阳盛上扰心神,心神不宁,神不安则不寐[2],关键病机为心肾不交,其病位在心,并与肝脾肾三脏相关,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体虚失养均可导致机体阴阳失衡[3],阳不入阴,从而引起不寐。西医主要以镇静安神类药物治疗为主,副作用大,易产生药物依赖性,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而影响疗效[4],且西药治疗仅改善症状,并不针对病因治疗,故难以根治。《难经》提出泻南补北原理,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关系,调解脏腑阴阳,且针灸能够调节阴阳,将两者结合运用于临床中治疗失眠,有较好的疗效[5]。本文整理了泻南补北针刺法治疗不寐的相关理论依据及相关取穴、补泻方法。

原文: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

本难论述的是肝实肺虚的治疗方法,泻南方,补北方,即补肾水泻心火。木实金虚,导致金不能制约木,甚至木反侮金,从五行来看,火为木之子,水为金之子,通过补肾水,使其不食母气,从而起到补肺金的作用,即子能令母实,同时根据补母泻子理论,实则泻其子,通过泻心火起到泻肝木的作用,且水克火,火克金,补肾水,泻心火,以加强水对火的克制,从而减弱火对金的克制,通过五行相生相克来实现脏腑虚实的平衡。本难通过泻南补北,提出“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与《难经·六十九难》提出的“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方法相互补充[6]。

不寐主要与心肝脾肾四脏关系密切,其中心肝以实证为主,脾肾以虚证为主,《难经》中提出的泻南补北疗法与此较为符合,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通过补肾水泻心火来调节心肺肝肾的虚实,对不寐中的心火炽盛证、肝郁化火证、心肾不交证均有良好的效果,清心火、疏肝泻火以及交通心肾,根据患者辩证及病变脏腑的不同,适当调整穴位配伍,起到不同的补泻效果,同时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适当加用部分穴位,如对于多梦者,可加百会、四神聪以安神,对于神疲乏力者,可加用关元、气海、足三里以补益气血,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对于穴位的选择,可以从经络所属五行属性及穴位的特异性两方面考虑,①从脏腑经脉所对应的五行属性选择穴位,心经、小肠经属火,为南,肾经、膀胱经属水,为北方,故泻南补北疗法,主要取心经、小肠经、肾经、膀胱经的穴位为主。②从穴位的特异性考虑,主要是根据五腧穴所对应的相应穴位来选取,阴经荥穴属火,合穴属水,阳经经穴属火,荥穴属水。将经络与五腧穴结合,可取心经荥穴、小肠经经穴,肾经合穴,膀胱经荥穴,另可加用神门、三阴交以安神、滋阴,对于脾虚的患者还可加用足三里以补益气血。

关于补泻,亦可从两方面考虑,一者可根据经络及穴位所对应的五行属性进行补泻,即补水泻火,如补肾经合穴,膀胱经荥穴,泻心经荥穴、小肠经经穴。二者可从时辰所对应的五行属性进行补泻,与子午流注相结合,如午时属火,酉时属水,可在午时行泻法,酉时行补法[6],或者在午时或酉时进行补泻[7],将经络、五腧穴及子午流注相结合,对于治疗疾病更有针对性。但目前子午流注运用较少,仍有待进一步开发。

泻南补北疗法可以用于多种慢性疾病,但目前因临床应用的较少,故对于此疗法的研究不足。关于穴位的选取,并不局限,根据对原文的理解以及经络、穴位对应五行属性的不同,可有多种取穴方式及不同的穴位配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对多种慢性疾病都会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孙洪生,严季澜.不寐病名考略[J].中华医史杂志,2004.34(04):第23-26页.

[2]杨欣鹏等.应用“四水”穴-泻南补北针法为主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经验[J].黑龙江医学,2014.38(04):第404-405页.

[3]胡霞,张波.不寐的病因病机浅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03):第204-206页.

[4]丁然,陆小左.从肝论治不寐[J].河南中医,2015.35(01):第11-13页.

[5]高晖.泻南补北、交通心肾法治疗不寐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研究,2001.17(03):第16页.

[6]魏连海,尚秀葵.“泻南补北”法的意义和临床应用[J].针刺研究,1998(04):第305-306页.

[7]韩国莲,子午流注泻南补北法治疗不寐证72例临床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31(06):第498-5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