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相关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相关问题分析

周喆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新经济形势下,电力系统自动化获得了迅猛发展,而继电保护装置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对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现状与主要特性,概括分析了加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

1引言

继电保护装置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与解决运行故障与问题,同时恢复线路的供电功能,提升线路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在电力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机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止进行仪表检测以及信号预警等简单处理,而是需要综合整个配电网络,从而做好用电安全的系统性管理工作。

2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现状与特征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继电保护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及时检测与处理线路故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传统模式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在此情况下,需要不断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以对原有的线路保护方式进行革新,提高继电保护对于突发故障的及时反应能力。实际上,现阶段的继电保护在设备与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促进了管理模式向自动化模式的转变,实现了对网络故障的自动检测与及时处理,提升了网络安全性能与集成程度,有利于后续的安装、调试以及具体操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系统的功能性、安全性与稳定性。此外,继电保护设备在外界干扰较强的环境中表现优良,即对于工作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从而可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电力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但就目前而言,继电保护在设备与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包括对安全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不够充足,工作人员能力不足以及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等,因此不利于电力自动化与继电保护作用的正常发挥。为了有效克服上述问题,需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检测、管理以及维护工作,以保障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优势与特点得到充分发挥。

3加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与质量

对于配电网络而言,继电保护可以及时对系统故障做出反应,进而保护线路及其中的元器件,因此为了切实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提高继电保护的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具体而言,可靠性要求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对配电网络造成干扰,不能威胁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灵敏性与速动性则需要继电保护装置及时对电力系统中的线路故障做出预警与反应,进而快速排查系统故障,避免设备与线路损坏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线路自动重合和备用电源启动,最大程度地保障供电网络的稳定性。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对于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为在线路出现故障时,向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并实现线路的自动切断,避免对元器件以及所在线路造成损坏,保障线路供电的安全性。因此,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造型有着一定的要求,即选择质量与性能优良的产品,在选取科学合理的硬件设施的前提下,确保继电保护装置满足四项基本要求,以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避免元器件遭受严重损坏,同时避免线路受到不良影响。综上,在选择机电保护装置时需要对造型以及质量等方面做好严格控制,以切实保障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良性运作状态。

3.2完善调试安装,确保电力设备的良性运行

对于继电保护而言,需要对继电保护配置的合理性、质量以及技术性能等方面加以重视,以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维持健康稳定的运行状态,实现线路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显著提升,在后续对保护装置的安装、选型以及调试等过程中则需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与标准,并在此指导下进行施工与管理。此外,为了保障各环节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需要加强相关检查工作,并确保合理分工与权责分明,使得各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沟通,在协调配合的情况下,共同保障设备监管与维护工作的有效落实,进而促进电力自动化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需要基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建设特点,录入后台数据并建立相关数据库,以实现对各环节的实时监控与管理,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调试结果。同时,需要对电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掌握,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对机电保护装置中的逻辑回路进行调整,保障继电保护动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从而在应对雷击以及外界干扰等突发事件时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用两端电缆屏蔽层接地,并在符合相关规范与控制的情况下,在通信网络以及二次回路中的合适位置处安置避雷器等保护装置,进一步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性,提升设备的可靠性与抗干扰能力,使其保持稳定的运作状态。

3.3加强验收监测与运营维护

为了有效应对配电网络在安全管理方面提出的要求,在竣工验收阶段需要提高对施工的验收要求。具体而言,需要加强对设备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并在后续的正式运营阶段重视维护与保养工作。同时,在验收阶段需要对新型设备的具体特性进行测试,包括其遥控以及抗干扰能力等,在进行充分全面的测试后,确定继电保护设备的性能是否合格,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与规范制度,并给出详细的管理方法,同时,对继电保护的操作环境进行完善。对于电力系统建设的相关技术资料,包括报告书、施工技术资料、图纸以及验收数据等,需要做好保管与备份工作,并送至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存档,以便为后续运营与维护提供必要的数据等资料,为相关分析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此外,为了提高对电力设备的管理水平,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与处理能力,需要重视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与技术水平的培养与提升,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定期需要定期对负责运行维护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专题讲座以及技术竞赛等活动,在其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实现工作人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等方面的丰富。二是组织学习交流等活动,积极引进科学的安全管理经验与先进技术,并合理地应用于本单位的工作中。三是引导相关工作人员重视自身能力与意识的管理与提升,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并严格遵守安全管理的制度与规范。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加强控制与管理。随着配电网络的进步与发展,电力系统中的设备不断增加,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此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加强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而从根本上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的优良性能与质量,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动作,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与处理。

参考文献:

[1]张敬.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9).

[2]王静.继电保护作业现场危险因素和标准化作业管理[J].机电信息,2011(3).

[3]叶睆,林丽丽.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相关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

[4]刘学农.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

[5]赵微.继电保护系统实现安全运行措施探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