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一体化研究吴云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变电运维一体化研究吴云芳

吴云芳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350011)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电网的功能不断增大,电力工程的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传统的变电维护模式己跟不上电网发展的速度,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和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各供电企业都在进行着长期艰苦探索,国家电网公司推出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落实、推进好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不仅能够满足飞速发展的电力事业需要、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而且能够使电力系统朝向大容量、大系统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风险因素;对策

1变电运维一体化概述

变电运维一体化是指在进行电网运行管理时,以变电运行维护方式实现变电运行各环节与流程管理的一体化,保障电网各环节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电网系统安全稳定性的提升。变电运维一体化正以其自身特殊性在电网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这种新的生产模式下,作业过程风险如何控制、人员技能能否适应维护性检修业务的要求、作业质量如何保证等是影响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成败的关键。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应用,要求在原有传统变电运行业务基础上,拓宽变电运维业务范围,建成运维一体化与检修专业化界面清晰、有机结合的高效变电运检工作体系,持续提升变电运维人员技能水平,提高变电运维效率和效益。

2变电运维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实行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之后,由运维班(站)统一实施设备巡视、现场操作、常规带电检测、不停电清扫、消缺、易损易耗件更换等业务,将打造一支一岗多能、技能水平过硬的变电运维队伍。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巡视或维护工作时能够有效发现设备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1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经过相应工作人员的重组,可以有效实现运行和维修人员之间的相互补充,从而也就减缓了人力资源资源短缺的矛盾,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2.2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实践当中不断提升运维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运维人员多项技能的学习,在保障有一个特长的同时也有效的使运维人员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扩展提升。

2.3有利于自我价值的提升,可以有效的实现检修和运维人员工作之间的有机结合,从事运行工作的人员可以学习和从事部分检修维护工作,相应的维护工作人员可以熟悉和掌握运行工作的相关技能,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2.4运维一体化的实现有效整合了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以及维护检修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使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变电运维一体化的风险因素

3.1管理风险因素

相较于传统的变电运维模式,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中,运维管理人员不仅要承担强度较高的管理工作,同时还要承担的运行维护之外的检修工作,工作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且涉及到的范围更加广泛,运维管理的难度变大,管理人员一旦出现疏忽,工作风险点辨识不到位,运维人员安排不合理,容易对变电运维工作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3.2工作人员自身的风险因素

在我国电网运行中未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之前,电网运行维护主要是安排专业检修人员定期检查和维护。但是因为电网相关设备的检查与维护难度较大,使得专业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一次维护,如此使电网运行维护周期性差、精益化差,大大降低电网运行维护的有效性。推行运维一体化后,运维人员需要学习负责以前未开展过的维护工作,若运维人员技能水平跟不上运维一体发展需要,设备原理、设备结构掌握不到位,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流程、危险点不熟悉,将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产生安全隐患。

3.3设备以及技术风险因素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中,运维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应对不同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所以在此背景下,越来越精密电气设备的应用,会为运维人员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且运维班(站)需要重新配置运维一体相关工器具,仪器仪表,若配置不到位,也将影响运维一体工作的开展。加之对于运维人员专业技术的考核和培训力度不足,会对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带来众多阻碍,形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4变电运维一体化问题的处理对策

4.1优化管理方式

(1)进行分类管理。在运维一体化管理中需要将所有工作按照不同的属性予以区分,例如高压设备以及低压设备之间的分类,或者按照是否带电作业进行分类,进而将所有工作进行区分管理,体现出系统工作的差异性。

(2)融合管理。在运维工作一体化管理中,将变电业务进行合理区分,将年轻、缺少工作经验的员工安排到运维组中,负责设备的日常自维护工作,经验丰富的运维人员带队负责消缺维护、带电检测等工作,进行工作的同时开展培训,逐步提高年轻员工的运维一体技能水平。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运维工作一体化的管理效率,使得变电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合理。

(3)合理安排一岗多责制度。在运维工作一体化管理中,运维工作的业务将会有所增加,因此需要进行一岗多责的工作模式。而在这一工作方式中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性,通过安排值班表,将一些带电操作、倒闸工作等安排给合理的岗位,同时加强计划的刚性管理。

4.2加强培训工作

变电运维一体化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运维人员不仅仅要具有巡检和倒闸操作这些基本能力,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设备维护、带电检测、处理设备其他异常情况的能力,这其实就要求运维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兼备。要想促使员工达到这样的水平,传统的培训方式是无法达到效果的,这需要对培养方式进行改革。首先,要加大运维人员的轮岗力度,促进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彼此的交流和融合,提升运维人员的综合能力。其次,要提倡帮扶学习,让岗位上的一些技术骨干帮助技术水平不高的员工,并且可以对他们进行现场指导,然后对这些员工进行考核,确保他们可以持证上岗。

4.3完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两票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平常规范工作的关键环节,运维一体化实施后,应该及时编写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使运维人员能够按规范操作,达到降低安全风险的目的。在编写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时,首先要细化工作重点,要将每一项作业确保反应在指导条目中,考虑到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要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分解到点。其次,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还要经过大家的集中学习讨论,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要进行现场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重新修订,确保指导书真正具有可操作性。除了要修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外,还要修订两票,两票也是重中之重,它是防止误操作,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要根据运维一体化工作的特点对其进行完善,特别要对运维工作中那些劳动强度增大,安全风险增加,监督环节容易缺失的地方,在两票上明确危险点,并有针对性做好控制措施。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使整个作业过程处于“可控、能控、在控”状态,从而达到避免作业风险,确保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的目的。

4.4提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

对于变电站运维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变电站管理者应对此制定全面的、具体的工作制度,完善安全制度体系,开展运维工作的过程中,应根据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规范工作、标准化工作。为了将运维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有效解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应将安全问题放在工作首位,提升对安全问题的认识。除此之外,管理者还应对运维一体化工作进行全面的安全性监督,一旦在监督中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应对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因小失大。并且,还要对变电站的所有工作人员宣传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教育,促使工作明确自身工作的安全职责,在运维一体化管理中,促进管理工作安全性、优质性进行。

5结束语

在电力企业中,对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不能急功近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6(3)

[2]吴科鑫.浅谈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4.(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