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二醛对胃镜消毒效果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戊二醛对胃镜消毒效果的观察

顾小红

顾小红(江苏无锡藕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4153)

【中图分类号】R4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5-0233-02

【摘要】目的探讨戊二醛对胃镜消毒的效果。方法采用同一批号的戊二醛消毒液对每次使用后的胃镜,浸泡消毒10min,然后对胃镜取样作细菌学检测。按时间顺序,连续观察50例次。结果第3组(系第40~50例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1例,内镜物表抽样作细菌培养阳性1例,戊二醛消毒液作细菌培养抽样2例中细菌生长1例,其余阴性。结论要达到灭菌的合格率,每次浸泡消毒时间不能少于10min。每组消毒液使用不得超过40例次。

【关键词】戊二醛胃镜消毒

胃镜是诊疗上消化道疾病的常用仪器之一。由于它在病人中使用频繁,交叉感染的威胁大,故胃镜的消毒很重要。戊二醛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内窥镜消毒的药物。为此,我们对其消毒效果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总结如下。

1方法

本组使用的FX—强化戊二醛,系湖北黄石化工厂生产的2%未经稀释的出厂原液;加0.5%亚硝酸钠侯,pH7.0。我们采用同一批号的戊二醛消毒液对每次使用后的胃镜,浸泡消毒10min,然后对胃镜取样作细菌学检测。按时间顺序,连续观察50例次,其中每组病人中有2例乙肝病毒表抗阳性携带者。

第1组,系第1~10例次。随机取内镜物表擦拭抽样5次,作细菌培养。在第10例次浸泡消毒后,去戊二醛消毒液2ml作细菌培养,再从内镜活检孔内取注入的生理盐水2ml,检测乙肝病毒表抗是否阳性。

第2组,系第20~30例次。方法同第1组。戊二醛消毒液及乙肝病毒表抗抽样检查各增加1次。

第3组,系第40~50例次。方法同第2组。

第4组,用另一批号的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时间为5min,检查为20例次内,方法同第2组。

2结果

第1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第2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第3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1例,内镜物表抽样作细菌培养阳性1例,戊二醛消毒液作细菌培养抽样2例中细菌生长1例,其余阴性。

第4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弱阳性1例,内镜物表抽样细菌培养阳性1例,其余阴性。

3讨论

3.1戊二醛消毒液是临床上一种优良的消毒灭菌剂,能快速杀灭各种微生物及芽胞,既不损坏透镜,又不溶解透镜与金属筒间的接合剂,且不影响内镜灯泡的亮度。其刺激性极轻微,适合各种内窥镜的消毒灭菌。

3.2戊二醛挥发性小,作用时间长,性能稳定,用于浸泡消毒的时间短,效果好,并对乙肝病毒有良好的灭菌作用。

3.3我们通过以上的观察可见,戊二醛消毒液用于内窥镜消毒效果是满意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3.3.1戊二醛消毒液的质量要安全可靠,即符合国家药检标准。我们还通过医院感染科检验认可(3证齐全)。

3.3.2通过本组临床观察,要达到灭菌的合格率,每次浸泡消毒时间不能少于10min。每组消毒液使用不得超过40例次。在消毒液抽样检查过程中,其中有某一项阳性者,再不可使用。

3.3.3作内镜检查的病人中应先作乙肝病毒表抗检查,阳性者应采用专用胃镜。因戊二醛消毒液在短时间内对杀灭乙肝病毒不完善,故对乙肝病人专用的戊二醛消毒液临床检测,每次使用的人次只能在20例次以内。

3.3.4使用后的戊二醛消毒液,必须加盖保存,每次放入胃镜浸泡时,尽量减少清水的带入,以免挥发和稀释消毒液,降低消毒灭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