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野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2

美育视野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陈元龙

TheHumanisticQualityEducationofScienceandEngineer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underthePerspectiveofAestheticEducation

陈元龙淤CHENYuan-long曰闫岚淤YANLan曰郝府元于HAOFu-yuan(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西安710071;于陕西省府谷县委政府办办公室,榆林719400)(淤XidianUniversityCollegeofHumanities,Xi'an710071,China;于ShaanxiFuguGovernmentOffice,Yulin719400,China)

摘要院目前在我国的理工科院校中,大学生普遍缺少人文素质,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未来的竞争。因此可以从美育学出发,以美育为契机,提高我国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寻求新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Abstract:Atpresent,inscienceandengineer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China,collegestudentsgenerallylackhumanisticquality,whichwilldirectlyaffectthefuturecompetitionofChina.Thuswecanstartfromtheperspectiveofaestheticeducation,andtakeaestheticeducationasanopportunitytoimprovethecollegestudents'overallculturalqualityinscienceandengineeringcolleges,andseekneweffectivewaysandmethods.

关键词院美育;人文素质;探析

Keywords:aestheticeducation;humanisticquality;analysis

中图分类号院G640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02-0204-020

引言未来世界的趋势,是和平与发展。面对这样的趋势,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人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二十一世纪将是人才的竞争。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不再停留在以往的学有所长,而是全面的,在拥有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这才能称之为现代意义的人才。在我国,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在未来想成为这样的人才,更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需求。

1美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论语》中写道:“子曰:兴与诗,立与礼,成与乐。”[1]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重视美育的记载。

西方的哲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美育”这一词语,他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社会矛盾,影响了个人的个性发展,应该通过美育,解决社会存在的矛盾,使得人可以全面、完整的发展和谐个性。在我国,近代最早把西方美学思想引进中国并公开倡导的要把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的是王国维。1906年,他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继王国维之后,在我国近代美学史上蔡元培是一位有很大贡献的教育家和美学家。蔡元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出发,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表现出反对封建迷信,顺应社会前进的革命精神。蔡元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他第一个提出,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他认为美育可以破除彼此的偏见,废除利害得失的计较,培养人的更高的情操,使人达到一种美的境界,感到生活的价值。可见,美育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举足轻重,对现在物质横流的当代社会,可以注入一道清新的空气,净化人们的思想,更加对弘扬我国精神文明裨益甚大。关于人文素质的内涵,众多的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其实,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看待人文素质,宏观上看,人文素质是指一个成为人才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质。“岁寒三友”不仅仅体现植物的气节,也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中文人的气节,一种内在的气质。从微观上看,是文史哲艺等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主要指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这就要求个人不仅要有很好的文学修养,而且也要做到“知行合一”。无论是从微观还是宏观来看,人文素质的内涵都是不言而喻的,都是一种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2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淤传统观念仍然占主导地位。在理工科的学生的观念中,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世界也不怕。李泽厚先生曾指出,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人文关怀的社会,应该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停留过去,固步自封,只会让自己脱节于社会,要想跟上世界的节奏,首先就要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关键性的作用,这样才能转变观念,培养出符合时代观念的人才。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工科院校现在所谓的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很多情况下是走一个过场的形式,上课的教师形式主义严重,尤其体现在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课程中,很多情况下没有考虑过学生的内在需求。在一些课外的选修课上,人文社会科的科目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停的增加,但所讲的课程往往又与理工科的相关。盂师资团队的人文素质能力有待加强。作为一个以理工科发展的院校,往往招收的相对好的教师都是偏于理工科,人文学科的教师相对的待遇也有一些不同。这就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问题。再加上现代思潮的不断冲击,一些青年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就有待加强,思想认识上还不够全面。整个学校氛围里面,人文学科的教师的科研氛围也相对比较弱,宣传的力度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很难把理工科的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很好的相结合起来。榆人文学科发展偏慢。从中国发展的形势和高校资源的配置上面可以看出,在发展和建设中,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要振兴中华民族,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那么,自然学科的地位肯定高于人文学科,甚至在一些高校人文学科成为了边缘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也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导致众多院校不开设人文学科。

3理工科院校进行美育的任务与措施3.1转变传统美育观念,树立现代美育观念进行转变美育观念的第一步,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现在有些青年,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审美观,不懂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的美学传统,不懂得社会主义青年应该具有的审美情操,盲目崇洋媚外,因此,开展审美教育,帮助青年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提高审美能力,有助于青年的爱美心理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二步是提倡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同样地,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审美能力是为了创造美,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3.2美育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可以提高对美育的认识和人文素质。虽然柏拉图说:美是难的。梁启超也说:美是生活的要素,是重要的要素。罗丹罗素更说过,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生活就是实践,理工科的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课外的活动,让学生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请一些社会知名的人文社科大家来给大家讲座,可以采取的方式,和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一样。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其中来实践,发展自我,提高自我。

3.3改革课程,创新人文社科课程课改的口号,在中国教育界已经喊了有些年头,也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效果,多数停留在小学、初中、高中。涉及到高等教育一块的课改,目前还存在一些滞后,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的课程改革。理工科院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体系,打造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应该从六门主干课程进行,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文明史、中国人文经典、大学古代文学、西方人文经典、西方文明史,且每门课都应连续一学年两个学期。这六门主干课程可以说是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解决学生对于一些课程的泛泛的了解,从而帮助理工科学生比较深入的进入人文领域。

3.4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改善教师待遇教师一定要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作为理工科院校,不仅仅只是人文学科的教师要提高人文修养,同时理工科的教师也需要提高人文修养。在理工科大学中,和学生交流时间最长的就是理工科的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在引进人才方面,应该挖掘有潜力的优秀人文专业毕业生,同时引进有学术成果的教师,不停的壮大理工科院校的人文学科的师资队伍。学校在整个学术氛围上,要起到一个资源合理分配公平的作用,改善人文学科教师的学术待遇,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这将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4结语美育对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不言而喻,作用也是显著的。实施美育是我们国家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肩负着未来人才核心竞争力的重任。我们坚信,美育是进行理想教育的最好形式,是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理工科院校通过美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可以适应未来的竞争。

参考文献院[1]论语·泰伯[M].北京:中华书局,1962.[2]蔡元培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53-57.[3]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009-1010.基金项目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础科研项目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72123794。

作者简介院陈元龙(1964-),男,山西临猗人,副教授,从事大众审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