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素描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韩颖

韩颖

从事美术教学多年来,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都曾对美术课尤其是简笔画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画是最正确的,但是从笔法上、线条上、比例构图上他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素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绘画基本功,对于画面笔法线条比例结构的驾驭能力都会有很好的促进,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是学好美术的重要条件。我认为,要让学生学好素描,一是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二是应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1转移注意,克服色彩单调

大家都知道,近代美术史上的美术大师大都是从学习素描开始走上艺术之路的,素描伴随着他们一生的艺术创作,就连中国的国画名家徐悲鸿为了丰富他的艺术创作,也在中年时期学习当时被称作西洋画派中的素描技法。徐悲鸿先生特别强调素描基础的重要性,提出“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的观点,1917就在《中央大学讲座演辞》中有:“素描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如同建造房屋打基础一样,房屋的基础打不好,房屋就砌不成,即使勉强砌成也不牢靠,支撑不久便倒坍。因此,学美术一定要从素描入手,否则是学不成功的,即使学会了画几笔,也非驴非马、面目全非。”十年后,1926在《中华艺术大学讲座演辞》中仍然说:“研究绘画者第一步功夫即为素描,素描是每人基本之学问,并为绘画表现唯一值法门。素描拙劣在于物象都不能认识清楚,以言颜色更不知所措。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在绘画方面有所成就,就必须从素描方面打好基础。但是教孩子练习素描技法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因为素描所接触的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这对于喜欢五颜六色的孩子来说,吸引力大大减弱了,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和大脑中看到和记忆的全是些花花绿绿的五彩世界,他们喜欢的是多彩的世界。因此,素描教学中的第一关是让孩子喜欢上素描。

2运用辅助教材让难点变易

素描课中大都是从临摹开始的刚开始时学生对于一些静物的亮暗过渡、阴影反光等名词的理解总是不到位。对于这些生僻的素描用语,怎样能让学生明白呢?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

这两个环节是: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最普遍的毛病。要求轮廓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我认为第一阶段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应该说是轮廓准确了。

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它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

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它的实质是便于比较。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应本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素描训练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

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写生与构图相结合,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以及画面板、腻的缺点。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一长就有种画烦了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做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

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是画画必须要坐住了,才能画岀一幅好的作品来。所以在上素描课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磨练孩子们的耐心。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所以,教师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素描教学看似单调,实质趣味横生,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就会收到理想的成效;而学好了素描,对于进一步学好美术,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其意义是深远的。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高级中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