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存在病害及防治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营林存在病害及防治的探讨

周源

信宜市怀乡镇林业站广东信宜525300

摘要:在营林的建设过程中,切实的进行病害防治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营林存在的病害及防治展开了探讨,在分析了存在病害及防治意义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系列相应有效的具体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营林建设;病害;防治

在营林建设中,病害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发生几率,以保障林木生长的质量,从而促进营林的建设。基于此,本文就营林存在的病害及防治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加强营林病害防治的重要性

在营林过程中,林木病害的出现往往会给林木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针对林木病害的具体特点,准确把握病害的实际规律,积极采取可行的营林防病措施,提高林木病害防治的有效性,为林木的健康成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林木与农作物病害的防治具有一致性,但在具体做法上存在差别,应积极采取可行措施开展营林防病工作,提高防治的目的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林木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均是以病原、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配合为基础因素,通过消灭病原或初级传播途径、增强寄主抗病力、改善环境条件等方式开展营林防病,能够降低林木病害发生几率,获得最佳的防病效果。

2林业有害生物存在的危害

在林业发展中,有害生物的存在会使整个林业出现“生病”现象,影响树苗的健康茁壮成长,由于树苗的抵抗力并没有成年树木那么强,因此一旦林业中存在有害生物,很可能导致树苗出现问题,甚至造成大面积死亡。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影响林业生长的有害生物有很多,其危害模式和最终目的是相同的,基本上最后都会导致树木的枯萎甚至死亡,一旦病虫害面积扩大,很可能造成整个森林树木的“感染”,最后大面积甚至全部死亡,严重影响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会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威胁,给国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生态环境一旦出现问题,国家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危害极大。

3营林技术治理病虫害的意义分析

在营林过程中,营林技术防治病虫害方法很多,生物防治、人工捕杀及植物检疫等都是治理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根本的防治措施是利用抗病能力强的树种进行营林,按照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制定营林的树种密度,同时进一步促进混交林的形成。病虫害的存在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所以在营林过程中,要注重营林质量,增加营林成功几率,确保树木的健康稳定生长。

4营林防病的具体措施

4.1育苗技术中的防病措施

在营林建设中应用育苗技术时,应选择适当的苗圃地,尽量避免在土壤黏重及地势低湿的地点育苗。林业实践表明,土壤黏重及地势低湿的土壤条件不利于苗木的根部呼吸,极易聚集硫化二氢等有害物质,导致树木患上根癌病和菌核性苗枯病等。如果要在此种地质条件下种植苗木,应在育苗过程中采取改良土壤和排水等科学化措施,以切实提高营林建设中育苗的有效性。尤其是在易于排水的沙地或黑色土壤上设置苗圃时,育苗技术人员应结合季节气候条件合理育苗,避免夏季高温对苗木造成灼伤,从而影响苗木的健康成活。与此同时,应确保苗圃远离同种林木的林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病原物上传,影响营林质量。

营林建设的相关实践表明,同一苗圃地上连续作业往往会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林木发病率不断增高。尤其是根病严重的林地,应尽可能采用轮作的方法,确保病原物找不到寄主,轮作方式有助于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对病原物有扼杀效果。在营林建设中,轮作方法是防治根癌病、根线虫等病害的有效方式。在林业育苗过程中,应注意的是,要将苗圃中的病死株和枯落物及时清理干净,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4.2造林技术中的防病措施

在营林建设过程中,为有效防治病虫害,促进林木的健康成活,应采取可行的造林技术,为林木的成活创造有利条件。通常情况下,在营林过程中,要选取适宜地带种植林木,这样能在一定程度降低林木病害的发生几率。就当前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地区树种栽植合理性不足,导致树木生长情况并不理想,甚至出现诸多侵染性病害,严重影响了营林建设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在恶劣的立地条件下,极易出现杉木黄化、马尾松黄化等病害,在多毛孢菌和皮下菌的作用下,会发生叶斑病,严重影响林木的健康生长。

在营林建设中,科学运用造林技术能促进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混交林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树种分布形式,有效屏蔽根部病害或枝叶病害,降低病害发生几率。但营林技术人员应注意的是,要结合营林实际情况,对混交树种进行合理搭配,避免使用病菌的转主作为混交树种,以防加剧林木病害。

4.3林分抚育中的防病措施

流行病害,尤其是区外传入的病害,在其爆发前,病原物一定有一个定殖和数量积累的过程,从新病害定殖到普遍性地爆发,其间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只要及时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抚育措施或防治办法,完全可以在其成灾前清除,将其限制在小范围内。

通过合理的林业技术措施防治病害,不仅可以节约防治费用,还可以完整保持林分的生物生态体系,避免化学药剂产生的不良后果,但该方法收效缓慢,不宜作应急之用。

4.4加强林业预防检疫工作

应重视林业的病虫害预防工作,建立完善的检疫体系。要参考科学的生态预防理论,从林业的基本防治措施开始,形成森林植物的检疫防护措施。要对有害生物生长繁殖特点进行研究,找到有效抑制有害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使林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植物检疫林区,要进行封锁,划分为疫区,以防止有害生物的扩散,还要加强有利于林业资源生长的材料调配和运输工作,遵循检疫的相关措施要求,保证非疫区的林业资源安全,这样才能将有害生物的繁衍和生殖范围控制在最低区间,更利于检疫工作的开展。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当中,我们需要采取具体的防治措施,对营林病害进行防治,有效的控制营林病害发生的频率,使得我国的森林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促进了我国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尤少增.营林建设中科学防治管理与营林生产的有效结合[J].中国科技投资.2013(A31).

[2]李晓博.营林建设重点及管理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