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对于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的探究

刘艳飞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3

摘要:为了从根本上贯彻落实制冷专业学习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需要结合就业目标岗位的实际要求,进行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加强对于专业标准、运行教学实施条件、教学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的探究。所以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提出合理的课程建设建议。

关键词: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

在目前的制冷专业学习领域上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比如理论课程与教学实习实训环节的设置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定位都不明确,所以需要学校在明确制冷专业教学不足的基础之上,深化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策略,以优秀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案去培养符合制冷行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加强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与探究的基本内涵

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目前的制冷专业也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之上,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完善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来为学生们的实际工作积累相应的经验。

所以从学校的职业特性上来看,结合应用技术型大学特点去编制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其次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上进行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制冷与空调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学生们加强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就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深化目前的学习内容,以完善的课程建设标准与课程体系来作为保障,从而满足学院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并且也要满足制冷以及空调技术行业对于相关人才的岗位要求[1]。职业学校要在明确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加强自身教学形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方面的转变,加大在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方面的投入,从而将制冷专业学习领域人才培养目标能够落实到位。

二、加强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课程设置

在制冷专业学习领域之中,对于学生们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是同样重要的,学校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形式,注重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合理设置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课程比例,以良好的设计任务去满足学生们的专业学习需求[2]。在理论教学部分,应该注重制冷专业的核心原理,比如说热工原理、冷媒、制冷剂添加、制冷原理、共用、维护、管理、组成、维护等,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专业的理论教学内容。对于专业词汇的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们需要在高度理解词汇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去使用这些专业词汇,比如制冷是指自然的某物体或空间地域周围环境温度,在所需要的时间内维护这个温度。这些基本的专业词汇定义不应该被忽视,从定义教学开始,这也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其次除了原理讲解之外,还要让学生们从根本上明确制冷剂及相关化学成分的特性,比如氟利昂制冷剂,虽然目前的制冷设备已经越来越少地使用氟利昂,但是氟利昂仍然是我国常用的制冷剂类型,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通过分析氟利昂的基本特性来加强学生们对于氟利昂的理解,比如对水的溶解度小、与天然橡胶会产生反应等,学生们才会理解装置内部为什么应该采取丁腈橡胶作为密封圈,这些理论教学的设计都能够为后来学生们的实训课程奠定基础。另外在制冷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上,一般以两个方面的制冷专业为主,一个制冷冷藏技术方面,一个是空调制冷技术方面,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之中,可以结合专业的实际状况,有侧重点地进行讲解,因为一些制冷技术的核心原理还是一样的,只不过其设备细节管理、维修方式、注意内容以及运行形式存在着差别[3]。

在实训实习教学环节之中,可以采取实习、设置实训任务的形式,来帮助学生们来将自身所学习到的理论成果实现落地转化。比如在空调制冷方面就可以给学生们布置设计任务,让学生们进行各个房间空调系统的设计,或者是制冷机房的设计等。给学生们原始的建筑资料、水电源资料、城市气象资料等,让后根据相关的设计手册与设计规范,即《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简明空调设计手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且在进行空调系统设计的过程之中,学生们能够加强自身对于冷负荷计算、空调系统形式判定、新风系统设计、空气处理设备计算、空调水系统处理、气流组织计算等知识内容的深化与应用。

(二)丰富制冷专业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也是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建设部分,只有从教学活动处进行着手,才能够加强目前教学与人才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锻炼学生们的实践技能,同时这也是学生们走向专业岗位之中所必不可少的积累经验的途径,目前所开展的校企合作项目要在基于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特点上,切实将“以应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落实到位,同时配合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形式,才能够满足学生们的技能知识培养需求[4]。

除了传统的校企合作形式,能够让学生们直接进行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实习与预就业之外,还可以通过竞赛活动来充分发挥学生们个人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从宏观角度上来看,这也是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中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比如世界技能比赛之中就有关于制冷与空调项目的类别,学生们参加此类比赛不仅仅能够优化自身技能,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也能够通过比赛提升学生以及指导教师的个人能力,从而为提升学校整体的专业水平奠定了基础。在日常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之中,也要鼓励学生们进行参赛,并且将此类活动纳入到对于学生们的日常评估之中。

(三)优化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体系制度建设是扩大教学规模、实现人才培养的保障,所以学校可以利用规范教学制度的形式来保证教学质量,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例,对于学生们的教学可以采取双师共同执教的方式,聘请专业的社会技术人员,与学校内的指导教师一起教学,这样就弥补了教学中所存在的与社会实践内容相脱节的状况;其次还可以采取双向考核以及双证就业的形式,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技能程度与社会认可度[5]。

在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建设之中还要注重考核评价环节,这一环节不仅仅是对于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总结,同时也是给予学生们引导、让学生们改正不足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对于学生们的综合技能、实际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核,在一定的情境下,考验学生们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等,其中需要注意一点,对于学生们的评价不能够过于片面,需要综合多方的评价,从而提升评价内容的合理性、体系性与科学性,尽量以过程性评价与代替结果性评价,实践活动环节也要纳入到最终的评价体系之中,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优化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结语:

在制冷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方面,学校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在充分明确问题的基础之上,利用优化制度、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去满足学生们的制冷专业领域的学习需求,从而将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吴砚峰.广西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路径[J].物流技术,2018(2):152-155.

[2]黄晓庆,张东亮.浅谈暖通制冷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J].求知导刊,2017(9):127-128.

[3]虞效益,郑皎,陈光明.以《工程热力学》为核心的"能源转换课程群"建设刍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7(10):229-230.

[4]虞效益,陈光明."制冷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7(4):62-65.

[5]张小曼,沈沁,朱诗君.“卓越计划”下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建设规划初探[J].学周刊,2017(3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