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所电费风险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供电所电费风险控制研究

观招明

观招明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东供电局广东省惠州市5163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进而对供电所的供电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电力供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费收入,本文就针对供电所电费风险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供电所;电费风险;控制分析

在逐渐发展的电力行业里,在不断建设的市场经济中,供电所不遗余力地加入其行列队伍,其市场营销的重要产品是电力,且作为主要的交换媒介,最终作为供电所运营收益的表现。以市场经济视角来说,日常运营管理的供电所,其中心环节是电力营销,而供电所的盈利直接取决于市场营销的结果。电力营销的根本在于供应给顾客品质较优,且无法间断的电能及服务,营销进程并非仅局限在拓宽市场及推广新用户资源上,还需提高回收电费的水平,降低资金回收的不利风险。

1.电费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电力营销进程里,供电所操作的不适当及运作行为的不合乎规定,完全会给电费带来巨大的风险,目前,在电力营销进程里,供电所在其所出现的电费风险缘由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1供电所内部电费管理机制不健全

进行电费回收阶段时,较多的部门尚存在着一些情况,不论是管理机制还是职工态度上都必须进行改进。对于管理与控制电费回收方面,供电所在管束及激励收费员工的制度建立上还不够完善,绝大多数企业把重心放在电力营销的进程上,却忽略催缴电费,且处理及消化电费的坏账、吊账渠道不多,经常性地积压,极易产生不断扩大的电费风险。

1.2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程度落后

按照社会根本准则及道德规范的电力营销,不但需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还应依靠社会所建设的诚信道德规范。1995年出台的《电力法》正是我国规定其电力费用所遵循的法律条款,可与如今的时间跨度较大,在逐渐发展的我国社会经济市场机制及电力市场环境里,对于有关电费等一系列的规定远不适应如今社会的要求,却依然在适用。此外,因为长时期的我国社会规划用电的相关规定及推行配电与电表保证金机制,使得如今实施的购电制度无法得到政府的相关政策肯定,在商品购电制度上,用电方对其意识不够,尚无法确保主动意识缴费,用电企业缺少诚信意识,电费拖欠已成有意,可政府却因生产会造成影响为由,没要求供电所切断用电,致使欠费用电方所在的供电所承担的风险愈演愈烈。

1.3用电观念比较落后

目前,国内电力市场里一般存在着公有机制的用电理念,而在认识电力私营上还不够,进而无法理解商业运营在供电业里的影响。国内电力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时依然运用着以往的“先用电,后缴费”供需形式。在供电所的市场及商品化的运营上,较多个体或企业并不明白,无法构成健康发展的电力商品消费观,在市场里供电所经常位于劣势位置,不仅需承受起提供有品质的商品电力,且需较好地维护客户。所以,在目前的电力市场氛围里,催缴电费作为供电所来说,通常不是很严格,更甚者使用默许用电方的违背规定的行为,对造成的电费风险也由自身来负担。

2.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措施

2.1设立集团账户

集团账户的设置,必须经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银行批准。考虑大连地区县供电企业较多,法人治理结构不同,各地人民银行执行开户申请政策标准存在差异等情况,由县供电企业与当地人民银行申请开立集团账户困难较多。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设想可采取由市供电企业统一与市级人民银行协商,签订设立集团账户协议,再由下属县供电企业分别与当地人民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交县级金融机构执行。县供电企业电费资金集团账户的设置,应根据企业发展规划,按需要原则设立。县供电企业应在办公所在地的金融机构设立电费资金专户,然后根据所辖供电所数量在集团账号下设立分账号,一个分账号对应一个供电所。同时预留账号资源,以便新增供电所使用。

县供电企业统一设立集团账户后,各供电所可将收取的电费资金在本乡(镇)按县供电企业下发的集团账户分账号存入银行。同时各供电所也可在本乡(镇)的银行通过集团账号分账号查阅本供电所电费资金收支和结余情况。集团账户既能满足供电所电费资金存储需要,也能满足县供电企业电费资金管理需要。县供电企业不但可以通过集团账户查阅全县各供电所电费收取、上缴和沉淀情况,也可对此加强监督和管理。既解决了电费回收不及时引起的电费上解困难问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解决了供电所电费资金开户管理的混乱问题,使电费资金管理完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

2.2改革收费方式

改进供电所电费收取方式,是规范供电所电费资金管理的又一个主要工作。收费方式的选择要以安全、及时、减少中间环节和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大连市各供电所收取电费主要采取预收(购)和邮政储蓄两种方式。邮政储蓄有三个优点:一是用户将电费存入后,资金性质不变,用户的利益有保证;二是能够保证电费资金及时足额回收;三是减少了货币资金的中间流通环节,提高了电费资金的安全性,规避了资金在途风险。但由于邮政储蓄结算功能不足,供电所最终还要将资金从邮政储蓄部门划归开户银行,增加资金的结算环节和供电所收费的工作量。预购电费的优点是能够保证电费及时、足额回收,但其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一是增加供电所电费资金收取工作量;

二是电费资金在收取、保管和送存银行途中存在风险。因此,优化邮政储蓄收费和改进预收电费方式,是加强电费资金管理的关键。优化邮政储蓄收费方式,就是针对邮政储蓄结算功能不全等弱点,加强宣传做好改变储蓄部门的准备工作。准备实行储蓄收费方式的供电所,应要求用户到指定银行开立个人储蓄账户。已实行邮政储蓄收费方式的供电所,对用户邮政储蓄有结余资金的,可继续使用邮政储蓄结算方式,待资金使用完毕后,再到指定银行设立储蓄账户,从而完成储蓄结算方式的转化。改进预收电费资金方式。就是尝试开展银、企合作,利用银行的代收费功能,由银行代替供电所预收电费。大连农村供电区域目前已具备了实行银行代收费的条件。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已在全市各乡(镇)设置了办事处和分支机构,与供电企业有点多面广的共性。

2.3健全供电所内部电费风险控制

控制电费风险制度在电力企业里是个整体的系统,它包括电力营销的不同阶段,不论是业务开发、审核客户资质及签订合同,还是执行电费及操作数据等。所以,我们能够通过职下内容进行把控,构建电力企业管理与控制电费风险系统,应由责任成为激励管理及操作者进行风险规避的合理及主动渠道。所以,我们需形成电费内部控制的批准及相关报告机制,量化解决电费指标,且分配到所有负责市场终端的管理者上。与此同时,全面建立有关电费回收绩效考评机制,管理电费的主要职位需权利制衡,使用责任意识及激励措施保证电费管理办法能有效落实。避免欠费风险的最佳办法是构建预警的电费风险制度,管理电费风险者需综合电力营销进程里得到的客户资质、企业资料及合同文本等,且汇总到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系统里,形成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信息报表风险机制,评定客户的有关信用等级,由此形成回收企业电费作为主要的部分。

3.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供电所的电费风险的控制和研究,从中可以总结出在进行电力营销过程中,需要对电费风险进行有效的把控,运用机制化、信息化和人性化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充分保证了供电所的电费准确性和科学性,这对供电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吕林广.加强供电所电费风险控制[J].电子世界,2014(02):35.

[2]刘利领.县级供电企业电费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农村电工,2011,19(08):16.

[3]吕海,徐洪良,于海常.供电所电费风险控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16):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