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温度与时间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温度与时间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分析

黄筱蓉

黄筱蓉(金东区赤松镇中心卫生院浙江金华321022)

【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采集40例本院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每位4m1,分二组注入EDTA—K2真空抗凝管中,一组放在室温保存,另一组放在4℃条件下保存。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TC-diff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按仪器的操作要求分别于采血后0、4、8、24h进行血细胞参数检测。放在4℃条件下保存的标本每次检测前10min从冰箱中取出回温待测,每批检测前、中、后均对仪器进行全血质控的监测。结果:室温标本随着时间的延长对结果有影响,保存在4℃的标本在24h内完成除MPV外基本保特恒定。结论: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量在4h内检测完毕,在4℃条件下保存,放置的时间也不能太长。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放置温度时间血细胞参数

近年来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已比较完善,分析中、分析后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差越来越小,而分析前标本收集为较薄弱的环节,其执行过程大部分是由临床护理人员完成的,这个环节在许多医院往往被忽视。据统计,约70%检验结果的差错可溯源到分析前因素。笔者通过对采集血液标本过程所涉及的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本院检验科健康体检者40例采集静脉血4ml/人。

1.2仪器与试剂。使用贝克曼库尔特ATC-diff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试剂与质控物均为与仪器配套的原装产品。

1.3采血器具。国产EDTA-K2真空抗凝管、一次性注射器。

1.4实验方法。按操作规程抽取受试者静脉血每人4ml,分二组注入EDTA—K2真空抗凝管中,一组放在室温保存,另一组放在4℃条件下保存。采用雅培CELL—DYNl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按仪器的操作要求分别于采血后0、4、8、24h进行血细胞参数检测。放在4℃条件下保存的标本每次检测前10min从冰箱中取出回温待测,每批检测前、中、后均对仪器进行全血质控的监测。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40例健康体检者静脉血放置在室温和4℃条件下,在0、4、8、24h测定WBC、LYM、MID、GRAN、RBC、HGB、HCT、MCV、MCH、MCHC、RDW、PLT、MPV,结果(见表1)。

注:1.MID为中间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2.与即刻组比较*P<0.05。

3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标本在4h内测定,各系统测定值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文献一致。保存在4℃、24h内测定值,除MPV外基本保持恒定,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文献一致。室温保存的标本8h内测定有RBC、MCV、MPV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于报道。

综上所述,标本置于4℃24h内除MPV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常规情况血标本采集后,应尽量在4h内检测完毕,如遇特殊原因,应将标本放置于4℃条件下保存,但放置的时间也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8h。因为血液离开人体内环境后,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抗凝剂的作用,使渗透压改变。以上因素均会使血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发生变化,导致血细胞参数的变化,而其变化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大。这种细胞体积膨胀、增大、异质性的增加,不仅使血细胞发生变化,还会导致血细胞分析仪在检测过程中发生识别错误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会引起细胞直方图的改变。

可通过以下一些措施,为检验部门提供合格的标本,从而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①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②血液标本采集后切勿放置冰箱;③检验申请单应注明该标本的采集时间,以提醒检验人员注意;④加强对工勤人员的培训,运送标本途中,勿使标本摇晃。

总之,工作中除了要注意仪器的稳定性和做好质控外,也要对送来的标本选择进行科学的处理,特别是要对不能立刻检查的标本要给予严格的保存,才能真正及时准确地为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

参考文献

[1]丁颖,王正芳.血液保存温度和时间对激光法检测红细胞录流参数的影响[J].临床检验,1996,14(3):150-151.

[2]叶应妮,王毓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10.

[3]林军,黄宇烽,刘玉秀等.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BeckmanCoulterSTKS测定结果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