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农村粮食加工企业火灾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预防农村粮食加工企业火灾几点思考

李响

李响(哈尔滨消防支队五常大队,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阐明了小型农村粮食加工企业防火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粮食加工企业;防火;问题;对策

由于国家近些年出台了一系列优农惠农的政策,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这一点显得尤其突出。农村粮食加工企业越来越多,其中由个人投资、规模小的粮食加工企业居多。然而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消防设施的缺乏、群众消防意识的淡漠等诸多因素,已经使火灾成为了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极大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结合实际工作,对多起参与调查过的粮食加工企业火灾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如何预防小型农村粮食加工企业火灾,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1地域辽阔、交通不便

黑龙江省幅员辽阔,这些粮食加工企业大多建在远离城镇的农村,偏远的农村与公安消防部队距离较远,乡间道路狭窄曲折,严重影响消防车的行驶速度与安全,消防队无法在扑灭火灾最有利的时机以前到达火灾现场。而这些偏远农村的消防组织不健全、消防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加之企业自救能力差等因素,一旦这些粮食加工企业发生火灾,在初期火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企业经营者只能望火兴叹。眼看自己的厂房、机器和产品被大火烧毁。

2住建筑布局不合理、耐火等级低

粮食加工厂多是由住宅改建或扩建而来,由于《消防法》在农村普及的局限性,导致这类粮食加工企业的厂房,不经消防审核擅自施工、不经消防验收擅自投入使用的现象比较明显,造成诸如厂房耐火等级低、占用防火间距、无防火分隔、无消防设施等先天性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不但企业损失惨重,并且也严重威胁到厂房周围的居民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3用电负荷大,集中用电时间长

粮食加工企业生产季节性强,春夏秋三个季节,企业基本处于停产停工状态,到了冬季企业开始生产。企业经营者盲目追求利润、提高产值,设置多套生产线,长时间同时运行。如果在订单多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会采用倒班的方法,连续不断地生产。这样长时间、超大负荷的用电,使机器、电线产生极大的热量,容易引起导线绝缘层的燃烧,并且粮食加工企业生产时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散落在生产车间的各个角落,可以使火灾迅速的蔓延。

4企业管理混乱,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农村粮食加工企业的工人多为临时雇用本村屯冬季赋闲在家的农民,这些农民根本没有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存在不懂安全用火、用电、用气,不懂扑救初期火灾等问题,自防自救能力弱。例如,随便吸烟、乱丢烟头、电源线乱拉乱接、电闸设置在可燃材料上等现象极为普遍。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用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增多,有的企业经营者不光把机动车停放在车间仓库内,甚至擅自在车间仓库贮存柴油、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都造成严重的火灾隐患。

5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经费投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市场经济体制得到逐步完善,企业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已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企业经营者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根本目标,因而他们先考虑的是产品的质量、价格等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因素,而对于同样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的消防安全风险,往往被企业经营者所忽视。企业经营者往往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这类风险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的概率很小。因此,为了达到短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些农村粮食加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做好预防农村粮食加工企业火灾的对策。

目前农村的消防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善,加强部门监管和提高企业自身对火灾的防控能力,是短期内遏制农村粮食加工企业发生火灾行之有效的方法。

(1)做好派出所消防监督指导工作。公安派出所作为最基层、最前沿的公安机关实战单位,有着与广大群众接触面广、联系紧密的优势。《消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公安派出所可以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这使得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成为公安消防监督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社会消防监督工作的基础,也是解决消防部门警力不足,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有效途径。但是有由于民警对消防业务知识掌握的不够熟练,使得部分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未能融入公安工作的整体或仅仅是流于形式。对公安派出所民警进行消防业务知识集中培训,同时消防监督员要联合管片民警对自己辖区的企业单位消防安全监督检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通过在“干中学、学中干”,切实提高公安派出所民警消防监督执法水平。在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方面,要充分依靠公安派出所的力量,发挥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管主力军作用,利用基层派出所熟悉辖区民情,深入群众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遏制火灾事故发生。

(2)严格把好审批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机构要严格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和审验分离制度,确保审核、验收的严格性和权威性。对工业建筑的设计、审核、验收,要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要求,从源头上把好关,不留隐患。对未经依法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未经消防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对设有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验收时还应同时提供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测试报告。

(3)做好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好消防“五进”工作中的“进农村”。既要采取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生动直观等形式广泛的消防宣传,还要集中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消防法律法规的教育。既要利用好“五·一”“十·一”“119消防日”等重要节日宣传,还要抓住对企业日常监督检查的机会进行教育。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消防意识,使企业经营者既懂消防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常识,又会消防安全管理。

(4)做好消防安全管理指导工作。消防部门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要指导企业建立和完善安全防火责任制,认真履行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加强自身消防监督管理,认真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细化和规范具体责任,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同时,企业也可制定激励机制,对于在消防安全工作成绩突出者进行物质奖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其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对消防工作也不懈怠。

总之,农村粮食加工企业要做大做强,企业做好消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只有不断强化消防意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提高员工消防素质,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中来,向管理要效益,同时,消防部门本着公正、严格、文明、高效的工作原则,对农村粮食加工企业既要依法监督,又有热情服务,促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地方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