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卫生与心理卫生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幼儿心理卫生与心理卫生教育

冯君

冯君(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幼儿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是人生奠基教育的基础。针对心理卫生概念、教育的意义、教育的任务、教育的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关键词:心理卫生;教育;任务;内容

心理卫生,其英文为psychologicalwell-being或mentalhealth,意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其内涵是指对心理或精神的维护和保健。心理卫生又称为精神卫生。

围绕心理卫生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卫生教育是提高幼儿心理素质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1心理卫生的含义

国内外研究认为:心理卫生研究领域既包括对心理卫生的研究,也包括对心理问题的研究。因此,心理卫生的概念多数时候既代表心理卫生,也表示它的相反方向——心理问题。

1.1心理卫生具有正反两面性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首先为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健康定义,也是对心理卫生概念作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刻的界定。

对于幼儿来说,心理卫生幼儿不仅应该是身体各器官系统发育正常、功能良好、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而且还应该具有情绪愉快、开朗乐观等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环境较好的适应能力。

心理卫生,首先应是身体的健康。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健康的身体之上。身体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健全的大脑是心理发展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状态(尤其是人的情绪、个性特征和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对于身体的健康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卫生的心理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1.2心理卫生内涵的核心是自尊

所谓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或自我)的一种积极肯定的评价、体验和态度,许多心理学家在经过实践考察研究中认为,自尊是心理卫生的核心,在心理卫生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自尊是作为自我系统中的一种“评价和体验”。它是对应于心理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与评价为载体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自尊与自我概念和自我控制既有相关联系又有本质上区别。第二,自尊具有积极的个性评价与体验。个体对自我的评价与体验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前者称为自尊,后者称为自卑。第三,自尊是对个体“自我价值”的评价与体验,如自信心、成就感、荣誉感等有价值的评价与体验才属于自尊。第四,自尊是在“鉴别过程中获得的”。这种鉴别包括强与弱、好与差、过去和现在、现在与未来相鉴别等。自尊是促进心理卫生的重要因素,需要在教育中努力培养。

2心理卫生教育的任务

心理卫生教育与一般教育一样,关系到人们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幼儿心理卫生教育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维护和促进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

心理卫生知识的获得,是帮助幼儿树立起对心理卫生的正确态度、形成心理卫生行为的基础。幼儿对于心理卫生的态度、信念以及心理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通常是建立在对心理卫生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维护和促进心理卫生的基础知识,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的基础。

应该设法使幼儿不仅懂得为了自己的心理卫生乃至他人的心理卫生,“我应该怎样去做”、“我不应该怎样做”,而且还应知道“否则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为幼儿所选择的知识,既要考虑适合幼儿身心发育和发展的特点以及他们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又要考虑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不必要求知识的系统性;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可以帮助他们适当地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概括。无论怎样,给予幼儿的知识都必须注意其科学性与可接受性。

2.2帮助幼儿逐步树立起对心理卫生的正确态度

帮助幼儿树立起对心理卫生的正确态度,也是幼儿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一个人对于心理卫生的态度如何,不仅表明了他的行为倾向,而且,它还能对行为起到直接的干预作用。

应该帮助幼儿逐步学会关心自己的心理卫生,树立起“我要爱护我自己”、“我要做心理卫生的小主人”的意识和正确态度,使幼儿相信: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只要自己能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注意到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自己便可以成为心理卫生的小主人。

幼儿对于心理卫生的正确态度的形成,是促使幼儿将有关心理卫生的知识转化为心理卫生行为和习惯的动力。当幼儿对心理卫生有了一定的正确态度以后,他就会变得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更加积极地获取有关心理卫生的知识,而当面临心理卫生的问题时也就会变得更加审慎地行事。一旦幼儿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态度,将有可能对其一生的行为产生持久性的影响。

2.3帮助幼儿形成心理卫生的行为和习惯

心理卫生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的就是要促使人们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心理卫生的行为和习惯。只有将心理卫生的知识和对心理卫生的正确态度转化为心理卫生的行为,才能真正地达到维护和促进心理卫生的目的。

应该逐步使幼儿认识到:只有按照心理卫生的知识去做,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理卫生。教师应努力地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改掉不利于心理卫生的行为和习惯,使其形成心理卫生的行为和习惯。

幼儿阶段正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的心理卫生教育应注重在幼儿尚未受到不良的生活、卫生行为影响之前,就予以适时、适当的心理卫生教育,这对幼儿心理卫生行为的形成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生活中经常地、不断地引起幼儿心理卫生的行为,则有助于幼儿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动力定型,从而形成心理卫生的行为习惯。

以上幼儿心理卫生教育的三项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卫生知识的获得是基础,正确的态度是形成心理卫生行为的动力,而养成心理卫生的行为习惯则是最终的目的。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增进幼儿身心健康的目的。

3心理卫生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3.1儿童心理卫生教育倍受国家关注

当今的时代,世界各国越来越感到科学研究的需要,而科学研究的关键是人才。哪个国家能造就一批世界上第一流的科技人才,哪个国家就能在科学上取胜。要培养科技人才,首先得从重视心理卫生教育开始。

3.2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各方面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时期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会经历许多转折点,也会遇到许多矛盾与困难。由于他们年龄尚小,经验与能力都很欠缺,而且,也极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其成长过程中,成人应重视幼儿的心理卫生教育,加强对幼儿的心理保健,增强幼儿的心理能力,尽可能避免幼儿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这对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幼儿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消除,将会使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挫折,这不仅会影响幼儿现阶段的生活和活动,影响幼儿心理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而且,不良的心理状态还会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有的甚至会导致躯体疾病或心身疾病的发生。不仅如此,某些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还将会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心理方面的异常、障碍和心理疾病,并不是无缘无故、突然发生的,其原因大多数起源于儿童时期(尤其是幼儿阶段)在心理方面所受到的不良刺激或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幼儿心理卫生工作。这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乃至人一生健康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