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馆陶县多水源联合调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1

邯郸市馆陶县多水源联合调配研究

李欣曈

(重庆交通大学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074)

摘要:针对邯郸地区缺水所造成的地下水超采问题,以系统分析的思想为基础,以开采地下水量最小为目标,对区域多水源进行联合调配,以期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本文针对实际问题从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定义出发,通过对区域水量供需平衡及供水能力分析,预测供需水主要矛盾并按区域水资源配置的特点及用水部门单位供水效益,对水资源配置建立了初步模型并应用lingo程序进行求解,确定了其最优配置方案,结果可以作为决策部门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邯郸市馆陶县;多水源;多目标;联合调配

引言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灌溉农业扩大和工业化发展,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急剧增长。水资源优化配置[1]概念和作用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可持续利用的原则,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对水资源在区域和用水部门间进行的合理调配,实现水资源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各种水源、水源点和各地各类用水户形成了庞大复杂的取用水系统,加上时间、空间的变化,水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就更加明显。

1供需水平衡评价

本文思路技术流程图:

图1-1多水源联合调度流程图

由需水原则[2]及实际情况将研究区域进行划分,结构如下表:

表1-1用水部门分类

1、生活需水预测公式如下:

Ci为i水平年工业增加值;Gi为i水平年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

3、农业用水主要表现在农业灌溉用水如农田、林地、牧地用水。

(4)

q净是作物灌溉定额;是作物所在灌区有效利用系数。

4、生态需水的预测中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方法是直接计算法:

(5)

其中为Ai覆盖类型i的面积;ri为覆盖类型i的生态环境用水定额。

2区域多水源联合调配模型

本文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个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4]结合起来即成为一个多水源联合调度[5]的模型:

3结论

从运行模型结果来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供水基本保证各个需水部门的需求。工业和农业用水量大,供水次序位于生活和生态之后;馆陶县以农业为主,工业供水存在较大缺失,可以适当多引调一些地表水来供应工业供水;还可以通过节水灌溉、秸秆还田覆盖等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参考文献

[1]甘泓,李令跃等,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中国水利,2004

[2]关于水资源规划中水资源量与生态用水量的探讨,干旱区地理.

[3]区域生态需水量研究,水利科技与经济.

[4]邓坤,谭炳卿,多目标规划法在南四湖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2009,30(4)

[5]吴苏舒,胡晓东,黄俊友,蒋春祥申请人: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