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检修流程优化毛幸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浅谈变电检修流程优化毛幸来

毛幸来

无锡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江苏省无锡市214000

摘要:变电检修要求不断提高,优化变电检修流程尤为重要。实践中应当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规范和优化变电检修步骤,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因此,简要阐述变电常见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优化其的检修流程和步骤,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检修;常见问题;流程优化;网络技术

变电站中的变电设备较多,并且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所以在检修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从运行管理方面出发,重视检修优化的必要性,从技术、安全管理和人员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转,进而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1变电检修概述

在变电系统中,经常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为变压器、隔离开关以及互感器。其中,变压器故障主要分为变压器异常响动、负荷超载故障、开关故障以及引线故障这四种;隔离开关故障主要是指回路超负荷引起的过热故障,隔离开关故障主要出现在线桩或者接头位置;互感器故障主要是互感器因为受潮或者局部放电影响其正常运行。变电检修人员主要通过状态检修与设备检修两种变电检修方式解决上述故障。

其中,状态检修包括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放电监测以及可燃气体监测等内容。对于不同的电气设备而言,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存在较大的差异,呈现出的状态特征也有所不同。通常来说,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需要通过传感器来完成,传感器能够采集电气设备的相关参数,将其传输到对应的检测设备中,以此实现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设备检修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进行故障检修,使用多种先进技术与方法实现设备的故障检测,避免故障的出现,应用最为广泛的设备检修方法为比较诊断,比较诊断法主要通过射线、振动与噪音等相关技术,测算出电气设备的相关运行数据,并将该数据与其参数进行对比,如果两者存在较大的出入,则表明设备出现故障,如果两者数值相差无几,则表明设备运行良好。

2.变电站变电检修的优化措施

2.1技术上的优化措施

在变电检修中,要合理化的按照操作流程和工序开展相应的工作,编制有效的检修方案,避免检修次数太过频繁导致变电站无法正常运行。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在技术检修方面,也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原本的工序进行智能化的处理。利用系统输入和输出的基本功能,有效的优化原本的工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还可以使用网络计划技术,将检修工程的进度计划和各个工序之间的潜在联系都表述出来,并记录下其中的时间参数。找出一些关键路线,就能非常清楚的掌握整个工作进度,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还需要运用到信息反馈、控制与监督。对于一些关键点上的线路要以串联的方式,这样可以改变他们平行工作或是交叉工作的时间,达到缩短工期,优化时间的目的。要知道,网络图上的每一个关键点都具有一定的时差性,所以要对关键性的工作进行适当的放缓,继而提升实际的检修效率。

2.2建立和完善变电检修工序

在优化变电检修步骤和流程时,需注意管控技术的应用实践。要深入理解变电检修优化的机制与价值,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及机构图等,展示变电检修的安全操作流程。建立科学完善的网络方案,保证检修过程中相关人员能够准确掌握信息,实现变电检修的目的。变电检修过程中,流程及检修的步骤优化处理非常重要。因此,需加强监督管控,提高检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应用于变电检修工作。对先进技术的有效运作机制而言,主要是对变电系统输入和输出进行应用,从而实现预期效果。要对变电检修环节给予高度重视,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以带电作业为例,带电作业是变电运行状态检修模式下检修技术手段应用的前提与基础。需要注意,带电作业是现代变电检修作业中的一种高危作业形式,工作人员在进行带电作业时,需要其他人员予以辅助和监护。

2.3创新变电检修观念与相关制度

电力企业需要创新变电检修观念与相关制度,因为变电检修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都比较大,电力企业在优化变电检修流程的同时,还要创新变电检修观念,提高检修人员的思想水平,从整体上减少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了进一步优化变电检修工序,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约束检修人员的行为,保障检修人员严格按照优化之后的流程开展检修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的作用。与此同时,电力企业需要做好变电检修流程优化的监督工作,保障变电检修优化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4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

变电检修流程优化主要是为检修人员的进行检修工作提供技术控制与技术支持,对于变电检修流程优化而言,可以通过网络计划技术实现。网络计划技术主要是指对于工程项目实施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计划及控制的先进技术,该技术的有效实施主要依靠于网络图。在变电检修流程中,网络图的应用能够直观地体现出检修工序之间的关系以及检修的监督,检修人员可以通过不同检修工序之间的时间参数,科学合理地分配检修时间。与此同时,电力企业检修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图了解关键性路线,从而实现统筹管理,并根据网络图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变电检修计划,提升变电检修工作的效率。变电检修人员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反馈了解检修工作的进度。

另外,检修部门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图将传统的串联工作转变为并行工作或者交叉工作,使变电检修资源配置最优化,从而减少检修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变电检修的网络图中,每一个工序中的关键工作都含有时差,工作的开工时间与持续时间具备弹性,管理人员需要调整非关键工作时间来减少检修资源的损耗,提升变电检修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与控制,实际上是采用网络计划技术优化变电检修流程。这里所讲的网络计划技术,是各工序及进度方案的关系表达,也是其使用的基本原理,技术源于计划方案中各工序参数以确定技术路线。分析网络对全局的影响,有利于制定更加清晰的方案。

3.变电检修技术应用实践

3.1检修隔离开关

载流回路发生过热现象,主要原因是设计方面存在缺陷或载流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对于隔离开关而言,发热处主要集中于触头和接线座等位置。其中,因触头过热造成故障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制造技术工艺不良、安装和调试不当等,同时存在触指弹簧锈断、夹件锈蚀和触指松离触指座等问题。在刀闸大修过程中,发现接线座与触头之间的螺母松动,可能的原因是制造质量问题或施工安装过程中的疏忽大意。

3.2加强断路器检修

对于断路器而言,通常出现的故障问题是分闸可靠性差,难以合闸跳跃,且真空灭弧室也存在漏气现象。如果分闸不可靠,要及时调整扣板和半轴扣接入深度。一般,扣接的深度应当控制在1.5~2.5mm。会出现难以合闸、跳跃等问题,主要是因为支架卡滞、滚轮和支架间隙不达标,不能满足2±0.5mm的规范要求。对于这一问题,应当将底座卸下,并取出其中的铁芯,然后适当调整铁芯拉杆长度。

结论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用户用电需求的增高,电力设备增多,变电检修难度增大。因此,需优化变电检修流程和技术方法,不断提高变电的检修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治.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47):147-148.

[2]李旭辉,王丽娉.变电检修流程优化探微[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