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联合急救措施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个性化护理联合急救措施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仇健

仇健

(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五病区上海200232)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联合急救措施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病区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联合急救措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SDSS评分为(8.6±2.9分),低于对照组(9.3±3.1分)(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MRSS评分为(62.5±ll.4分),低于对照组(67.5±12.3分)(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个性化护理联合急救措施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急救措施;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205-02

护理效果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性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主要是由于某些因素造成患者个性发生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等发生分裂精神性活动,患者发病时其行为等和外界环境等并不与环境的不协调,这种疾病病程较长,致残率也比较高,严重患者甚至会诱发其他疾病,给患者生活和家庭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且患者治疗后缺乏有效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个性化护理联合急救措施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病区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病历资料等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40例,男40例,患者年龄为49~84岁,平均年龄为59.3±1.2岁,病程在3~15年,平均病程为12.5±2.4年;对照组有40例,男40例,患者年龄为40~66岁,平均年龄为56.7±0.8岁,病程在9.2~22.5年,平均病程为13.2±3.1年。研究中,两组对其治疗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实验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入院后,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护理方案,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向患者宣传相关疾病知识,做好患者日常护理,告知患者住院期间的注意点。而在饮食方面,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多让患者饮食比较有营养的食物,维持身体需要[2]。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联合急救措施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入院后,患者由于精神发生分裂,内心不免会出现焦虑、恐慌等心理,部分患者甚至不配合治疗。此时,医护人员要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尽快的安抚患者心情,避免患者随意乱动,并向他们介绍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他们的负面心理。(2)知识宣教: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传,根据患者文化程度,采用合理方式向其告知疾病相关知识,让其正确认识疾病,并且告知这种疾病治疗方法等,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精神分裂的信心。(3)家庭干预。患者在家恢复期间,医护人员要正确的指导家属加强患者训练,并监督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对于患者出现用药后或其他不良反应要立即送至医院,加强患者急救措施预防。(4)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等进行相应的营养饮食,尽可能让患者饮食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促进机体快速恢复[3]。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t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患者在从急性期向康复期过度过程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多的应该注意其护理。医学界普遍认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应该和患者康复治疗连为一起。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护理将能够降低患者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王宪琴等人[4]进行过一次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精神分裂患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护理其复发率能够达到36.0%,患者再住院率为43.3%。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个性化护理联合急救措施护理在精神病分裂康复期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这种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更加科学化,它充分体现的“以患者为中的理念”是一种综合的、科学的护理模式,其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3.1心理护理

精神病分裂康复期患者由于病情稍有减缓,患者能够判断一些事情,心理不免会出现害怕、恐惧等心理,部分患者觉得自己十分健康而拒绝治疗。此时,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患者心理护理。通过个性化护理联合急救措施护理能够让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及护理方法等,帮助患者消除消极心理,使得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配合护理,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这个结果和张巧惠等人[5]实验结果相同。

3.2加强日常护理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治疗过程中更多的时间是一个人度过,为了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应该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多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消磨时间,增加家属和患者认同感。此外,医护人员护理过程中还应该加强患者个性化护理,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日常护理,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SDSS评分为(8.6±2.9分),低于对照组(9.3±3.1分)(P<0.05);MRSS评分为(62.5±ll.4分),低于对照组(67.5±12.3分)(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3.3完善机制,加强应急措施

为了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医患纠纷,医院应该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制度等,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规章制度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及时找出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并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从而提高医院的护理治疗,降低风险系数。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个性化护理联合急救措施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春玲.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与家庭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8):79-81.

[2]王宪琴,刘仲发,张程赦.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护理临床[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404-1406.

[3]陈世珍,蔡卓珊.社会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11):58-59.

[4]王宪琴.家庭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240-241.

[5]张巧惠,刘立芳,赵红梅.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疗效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2):123-125.

[6]减苇萍.建立康复站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2,19(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