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职业性噪声聋4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深圳市盐田区职业性噪声聋4例分析

邓慧芳

邓慧芳深圳市盐田区卫生监督所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目的:分析4例职业性噪声聋病例,探讨其致病原因及预防.方法:对4例职业性噪声聋病例职业史、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调查资料、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等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例职业性噪声聋病例致病原因与高噪声工作环境、未正确使用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不善等因素相关.结论:用人单位应在职业卫生管理、个体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培训等方面加强落实.【关键词】职业性噪声聋;职业病【中图分类号】R764【文献标识码】ADOI:10.1016/j.issn.2095-8578.2015.01.081

噪声普遍存在于各种职业环境中,是影响广泛的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1].噪声对人体多个系统,如神经、内分泌、消化系统都可以造成危害,但特异性损伤在听觉器官.职业性噪声聋是指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损伤,引起内耳毛细胞病变导致听力损失,听力学特点为感音性耳聋.噪声对听觉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听觉敏感度下降、听阈值升高,语言接受和信号辨别力差,严重时导致噪声聋.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语频、高频的听力损伤程度随着工龄和噪声强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2].据统计,我国约有1000万工人在噪声超标环境下工作,其中约有1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噪声耳聋,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65.54%,其中重度者为28.14%,语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14.37%[3].噪声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危害之一,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因此噪声聋的防治已成为各国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区近年4例职业性噪声聋分析,探讨我区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及存在问题.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病例用人单位劳务关系证明,职业史相关证明,相关病史,临床诊断资料,职业康检查资料,工作场所噪声强度监测资料,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1.2方法.结合前述收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探讨导致职业性噪声聋发生的可能因素.

2.结果2.1职业史及一般情况.4例患者,性别均为男,37~47岁.作业工种:木工1例,铸造工2例、电焊工1例.接触噪声工龄9~19年,平均13年,每周平均工作54个小时.

2.2噪声监测及现场调查.工作现场职业卫生检测报告显示木工房噪声:LAeq90.2~90.6dB(A),LEX,8h90.4dB(A),LEX,W91.2dB(A);电焊房噪声:LAeq90.0-91.0dB(A),LEX,8h90.5dB(A),LEX,W91.3dB(A);铸造房噪声:LAeq88.4-88.9dB(A),LEX,8h88.9dB(A),LEX,W89??4dB(A);监测结果均超过85dB(A).加工中心车间内空间狭长,机器设备布置密度较大,作业时产生噪声交叉影响;铸造车间机械设备产生的瞬时噪声强度较大,且无隔音降噪措施;企业未结合生产工艺流程对相应生产设备采取降噪和减振措施;个人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工作场所未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2.3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患者均自诉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耳鸣数年、听力下降、心悸等症状,其中耳鸣症状逐渐加重,以至影响睡眠.患者1(木工)纯音测听结果:双耳语频听阈正常,高频听阈提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51dBHL,脱离噪声环境48小时复查显示双耳语频听阈正常,高频听阈提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50dBHL.患者2(电焊工)纯音测听检查结果:双耳语频听阈正常,高频听阈提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62dBHL,脱离噪声环境48小时复查显示双耳语频、高频听阈提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67dBHL;患者3(铸造工)纯音测听检查结果:双耳语频听阈正常,高频听阈提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73dBHL,脱离噪声环境48小时复查显示左耳语频、高频听阈提高;右耳语频听阈正常,高频听阈提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74dBHL;患者4(铸造工)纯音测听检查结果:双耳语频、高频听阈提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78dBHL,脱离噪声环境48小时纯音听阈复查显示双耳语频、高频听阈提高,较好耳(右)语频平均听阈26dBHL,双耳高频平均听阈73dBHL.

2.4诊断结果.职业性噪声聋(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2014年12月诊断)3.讨论噪声对听力损害的特点是噪声暴露与工人听力损失之间存在剂量一效应关系,即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与噪声接触时间、性质及强度密切相关,其听力损失及其程度是一个渐进性过程,早期表现为高频(3000,4000,6000Hz)听力受损,语言系统尚不受影响[3,4];病情进展后才累及到语言频率,所以早期在语言频段未受累时,患者自己往往不能察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71年曾公布的接触噪声0~45年与听力损害危险率的关系显示,生产环境噪声延80dB,其危险率为0%,接触90dB的噪声10年、20年、30年的工人听力损害发病率为13%,23%,32%,发病率随着噪声强度和作业工龄的延长而增加[5,6].从4例患者职业史可见,其岗位噪声均在85dB以上,在接触噪声10年左右均出现耳鸣症状,存在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耳鸣”症状是接触噪声作业人员早期听力损伤的表现之一,所以在对接触噪声工人的体检中,要注意早期症状,及早处置,以减少听力损伤.

4例患者作业场所噪声超标数年,未采取隔声、消声及吸声等降噪措施,并且作业时均未佩戴或正确佩戴护耳器,致使听力损伤.从上述4例患者可以看出,预防职业性噪声聋的根本措施是控制噪声源,有效降低操作间噪声值,以及工人作业时有效佩戴护耳器并加强岗前、在岗、离岗职业健康体检.用人单位应调整加工中心机器设备布局,增大布局间距,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以及操作间使用吸音、消音材料,有效降低机器运作时产生的噪声值;同时为接触噪声的工人配发符合要求的防护耳塞或防护耳罩,并督促其在作业时正确佩戴使用;加强对工作场所现场的监督管理,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的要求在工作场所产生职业病危险因素的岗位或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的要求,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进行岗前、在岗、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并对体检报告进行妥善保存.企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细化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培训,确保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我们应汲取上述4例职业病的教训,进一步加强对相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明确监管职责,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管理水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工人身体健康,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噪声———不可忽视的职业危害[J].化工劳动保护(工业与职业病分册),1997,18(3):128.

[2]金泰廙,王生,邬堂春.现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95-698.

[3]檀忠勤.噪声对听力和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6,9(1):18-19).

[4]何风生.职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9-114.

[5]张家志.噪声与噪声病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2-59.

[6]BailerP,KorpertK,Neuberger.N.RistfactorsforhearGinglossatdifferentfrequenciesinapopulationof47388noiseGexposedworkers[J].JAcoust,1991,90:3086.

[7]ChenTJ,ChingHC,ChenSS.EffectofaircraftnoiseonGhearingandauditorypathwayfunctionofairportemployGees[J].JOccupMed,1992,3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