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护士心理支持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专职护士心理支持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邹利平

邹利平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410300)

【摘要】目的探讨专职护士心理支持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妇科收治的160名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由普通护士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宫颈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由专职护士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宫颈癌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支持,在治疗后3月对2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量表(LSR)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治疗后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专职护士心理支持可有效缓解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283-01

宫颈癌是原发于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此病在妇女中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外科手术是宫颈癌根治的主要手段,由于手术可造成生育功能丧失、绝经提前、膀胱或肠道刺激症状、阴道干燥等生理问题,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忧郁、苦闷等情绪。表现为:担心手术是否顺利,愈后如何,是否会有转移病灶;担心术后生活质量下降;担心住院给家庭带来的重大经济负担和生活拖累,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为此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对在本院妇科收治宫颈癌手术患者设立专职护士心理支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宫颈癌手术患者160例。年龄33岁~54岁。手术方式:子宫全切+盆腔清扫45例,子宫全切83例,子宫部分切除32例;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35例,高中28例,初中57例,小学及以下40例;职业:干部或公务员30例,工人27例,农民56例,个体户34例,无业或其他13例。生育情况:未育13例,已育147例。将宫颈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干预组80例,对照组80例。2组患者病情、年龄、学历、职业入组时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量表(LS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组成员:由心理学专职护士组成宫颈癌心理护理干预小组,干预小组的护理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对干预组患者客观综合评估住院治疗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状态、文化知识方面情况,并根据其特点指定个性化干预措施。

1.2.2干预措施:

1.2.2.1对照组由普通护士实施宫颈癌常规治疗护理。(1)患者入院由普通护士接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2)介绍医院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耐心回答患者疑问,使患者较快适应医院生活。(3)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用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2.2.2干预组由专职护士实施宫颈癌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系统的实施心理支持。(1)认知支持。患者入院后,专职护士及时了解患者对宫颈癌的认知情况,有针对性的向患者传递疾病的相关知识,改变患者对疾病的片面认识,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了解治疗过程,鼓励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信心,提高她们对治疗的依从性。(2)情感支持。从患者入院开始专职护士热情、主动的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尽量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到亲切和关爱,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康复信心,缓解负性情绪。(3)家庭社会支持。家庭社会支持可以增加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有助于恢复健康。[1]专职护士入院即开始收集患者家属、亲人、朋友、同事的信息,并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了解他们与患者的感情,对患者患病后的感受,经济收入等,对患者配偶帮助消除其顾虑,宫颈癌术后不会影响性生活,要学会平衡生活,促进夫妻双方行为性能的改进,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给患者感觉没有被抛弃,激励求生意志。告知感情支持和经济支持对患者的重要性,尽可能调动有效的家庭社会支持。每月集中家庭成员集体心理辅导一次,由家属或亲人、朋友同事与患者一起参加互动式活动包括宫颈癌疾病知识介绍、经验交流,通过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互助活动、沟通技巧、表达感受方式、给予支持等训练。每次心理辅导时间1小时。(4)行为支持。松弛疗法:常用的松弛疗法有想象放松法、催眠训练法、生物反馈训练法、音乐放松法。[2]通过让患者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听轻音乐、做深呼吸、想象、阅读等技术分散对病情的关注度、担心度,改善自身情绪,以达到愉快、放松的心情,同时使自己成为奋发图强的女性。

1.3评价指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3]。采用美国结局研究与教育中心研究的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Cx)[4]测定患者的生活质量。

所有患者在入院24小时内进行第1次问卷调查,测量其抑郁、焦虑情绪,出院后第3个月在门诊随访或出院后回访时进行第2次问卷调查,测量抑郁、焦虑、生活质量的情况。所有问卷有研究者本人亲自发放,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抑郁、焦虑情绪得分比较(见表1)表1

2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抑郁、焦虑得分比较(分,x±s)

3讨论

3.1专职护士心理支持可有效缓解宫颈癌手术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心身关系越来越重视,宫颈癌手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抑郁、焦虑、恐惧,其原因是由于害怕手术及担心丧失女性功能,对预后的恐惧及术后对夫妻生活的影响的担忧等[5]。专职护士心理支持对缓解宫颈癌手术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的程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宫颈癌手术患者身心的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3.2专职护士心理支持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专职护士成立宫颈癌心理支持组,通过系统培训,全面掌握对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评估和心理社会因素干预的技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相比普通护士常规治疗护理组更能促进患者的身心恢复。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同样重要。因此,对宫颈癌手术患者要尽早与专职护士心理支持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有效缓解宫颈癌手术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君玲.宫颈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1,8:35~36

[2]黄定凤,汪芳,陈娟,等.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3):796~797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9年增订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49~52

[4]万崇华,罗家洪,张灿珍,等.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3):341~342

[5]王锦华.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J,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