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症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1

胆汁淤积症治疗

韩亚冬

韩亚冬(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妇幼保健院157300)

【中图分类号】R5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194-02

【摘要】胆汁分泌是肝脏的重要功能,由于各种有害因素致使胆汁分泌和排泄发生障碍,形成胆汁淤积。引起胆汁淤积的疾病很多,它涉及参与胆汁排泄的微器到小胆管一胆管胆汁的分泌,以及流人十二指肠有障碍的疾病与功能障碍。临床上常表现为黄疸、瘙痒、尿色深、粪色变浅和黄斑瘤等,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清胆红素、碱性磷酸酶、5-核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血清ALT和AST升高提示有肝细胞损伤,慢性胆汁淤积常有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胆汁淤积严重而持续,则最终将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胆汁淤积可发生脂肪泻和脂溶性维生素、钙吸收障碍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原发疾病的治疗是治疗胆汁淤积的根本,改善胆汁淤积患者营养不良状态,对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胆汁淤积治疗营养

一、治疗

1.祛除病因由于胆汁淤积是由不同病因所致,因此一旦发现就应努力寻找导致胆汁淤积的潜在病因,对于基本病因明确的胆汁淤积,如有可能均应根治或控制基础疾病。只有这样才有望治愈胆汁淤积或阻止其进一步发展。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策略在于保护细胞,以防止有害的胆汁成分对肝胆系细胞的进一步损伤;促进防御性运转蛋白的表达和功能,以利于解毒和促进胆汁的排泄。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熊去氧胆酸对一些胆汁淤积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主要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也可用于妊娠期胆汁淤积、静脉高能营养所致的胆汁淤积、囊性纤维化等疾病;皮质激素短期应用于药物性胆汁淤积有一定的作用;多烯磷酯酰胆碱(易善复)和S-腺苷蛋氨酸对部分胆汁淤积性疾病有一定疗效,它们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对细胞有保护作用;有些中药制剂,如柴胡、白芍、茵陈、郁金、生大黄、黑山栀、垂盆草、丹参等对部分胆汁淤积患者的确有利胆退黄的作用。

3.肝移植肝移植是进展型PBC的首选疗法。凡血清胆红素超过144μmol/L,有失代偿性肝病证据,如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硬化剂或套扎治疗无效,顽固性腹水或肝性脑病患者,应考虑予以肝移植治疗。

二、营养干预

1.脂溶性维生素的补充天然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体内。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类、蛋类及鱼卵是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维生素A原(维生素A的前体)类胡萝h素,广泛分布于植物性食品中,其中最重要的是β-胡萝卜素。红色、橙色、深绿色植物性食物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如胡萝卜、红心甜薯、菠菜、苋菜、杏、芒果等。

2.肝性骨营养不良的治疗慢性胆汁淤积患者应补充维生素D2(100000IU.每4周肌内注射1次),但对有症状且经骨活检证实的肝性骨营养不良患者,肌注l,25(OH)2、D3效果更好。如有可能,可监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还应补充钙(6g/d葡糖酸钙),严重患者可静脉输葡糖酸钙15mgCa/(kg·d),维持1周。对于血清磷降低的患者可补充磷酸盐,但不应和口服钙在同一天补充,以免在肠道形成磷酸钙沉淀。肝性骨营养不良患者应避免用皮质激素,小剂量雌激素对某些患者有帮助。

3.TPN胆汁淤积的处理TPN继发胆汁淤积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需脂肪酸的缺乏、氨基酸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以及糖脂比例、氮卡比例不平衡均可导致胆汁淤积。

随着对TPN淤胆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曾针对可能的诱发因素,采取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①改善营养液配方,减少非蛋白能源的供给,混合应用中、长链脂肪酸,添加二肽谷氨酰胺、牛磺酸等;②采用循环输注法,使TPN与非TPN在一定时间定时交替周期性输注;③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④使用胆囊收缩素促使胆囊收缩和胃肠道正常分泌。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4.热量和蛋白质、脂肪的补充胆汁淤积除了导致脂肪、脂溶性维生素和钙吸收障碍外,也可引起蛋白质和热量不足。应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中性脂肪摄入应限制在40g/d以下,以减少脂肪泻,时应给予8-12碳的中链三酰甘油(MCT),40g/d,它可在无胆盐的情况下由门脉系统直接吸收。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01-507.

[2]刘晓巍,吴连方.妊娠期黄疸的病因和诊断.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