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留置针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及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外周留置针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及防范

程惠芳吴红妃翟巾帼黄素仪

程惠芳吴红妃翟巾帼黄素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广州510150

【摘要】目的了解外周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统计某三甲医院连续17个月内的外周留置输液状况及非计划拔管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外周留置针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有两大原因,一是由于发生输液并发症拔管;二是输液患者自身要求拔管.其中因并发症造成的非计划拔管占较大比率,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包括输液不畅,红肿,渗血、渗液和堵管,其中红肿的发生率最高,占并发症中的58.3%.结论非计划性拔管率较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患者的要求拔管率,同时应积极寻找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规范输液操作,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最终降低临床的非计划拔管率.【关键词】留置输液并发症;非计划拔管;防范【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58-01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临床上在静脉输液的研究应用方面也越来越多.我国是输液大国,由于有些患者需长期输液,一次性钢针输液需要反复穿刺,不仅降低穿刺的成功率,更是容易损伤患者的血管给患者带来身心方面的痛苦,因此临床上住院患者大多选择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外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还可以为危重患者危急情况下的抢救提供了一条生命通道[1].然而,留置针的使用也常常会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导致留置时间比预期的减短,不仅增加了临床工作量,更是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分析某三甲医院外周留置针呢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4年1月-2015年7月,某三级医院的外周静脉输液患者,包括外院带入的外周留置针病人.纳入标准: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过静脉输液治疗,特指通过外周留置针输液.排除标准:通过一次性钢针、PICC及CVC或其它输液工具进行输液的病人1.2研究方法记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于某三甲医院就诊且进行过外周留置针静脉输液的病人非计划拔管情况,统计每个月外周静脉非计划拔管的原因,最终采用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17个月以来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病人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进行统计,归纳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进行统计分析.1.3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每个月的外周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非计划拔管现状、各类拔管原因等采用频数进行描述;分析各类拔管原因所占外周留置针输液人数比例、占非计划拔管总数的比重时,均采用计数资料的描述性统计.

2结果2.1外周留置针静脉输液现状在17个月内,进行过静脉输液的病人共有29413人,其中通过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病人有8798人,当中包括入院后留置的5888人及由外院带入的2910人.平均每月约有517人通过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此外总体的留置天数为17975天,平均每人留置2天.2.2外周留置针非计划拔管原因外周留置针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有两大原因,一是由于发生输液并发症拔管;二是输液患者自身要求拔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总人数有1029人,其中由于并发症拔管的有739人,患者自身要求拔管的有290人.由于各类原因拔管的情况具体如下:

3讨论3.1外周留置针静脉输液现状本研究发现,通过外周静脉进行输液的病人是一个较大的群体,其中外周静脉的置管率还是较高的,由于外院带入了大量的外周静脉置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人的外周留置针平均留置天数,低于国内研究提示的5至7天[2].此外,在此研究中,非计划拔管率是较高的,几乎每10个通过外周留置针输液的病人中,便有1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而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也会降低留置时间.在临床中,静脉留置输液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安全常用的输液方式,因此,要提高临床上外周留置针整体留置时间,除了严格规范输液操作,在这里还提示我们应降低非计划性的拔管.因此找出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并对其做出相应措施则变得尤为重要.

3.2外周留置针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及防范3.2.1患者自身要求拔管本研究发现,造成非计划拔管有两大类原因,一是患者自身要求拔管,造成这一点,有很多的影响因素,也许是患者自身的原因,但是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了解患者要求拔管的真正原因并对患者加强相关方面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作用与优势,同时应告知患者该留置针不影响正常的日常活动,但在活动时,不应做过于激烈的活动,在洗澡时注意保护勿大量沾水,尽可能的延长留置时间,可以减少再次穿刺的风险.与此同时,应该解答患者自身对于外周留置针的疑惑,获得患者的配合,以此降低患者自身要求拔管率.

3.2.2并发症拔管另一类造成非计划拔管的原因是发生并发症拔管.在我们的研究当中,因发生并发症而造成的非计划性拔管占绝大部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主要的并发症有四种,包括输液不畅,红肿,渗血、渗液和堵管.其中红肿所占的比例为58.3%,针对此结果,我们应找出此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需要区分是穿刺点局部红肿还是典型的静脉炎,对此我们应减少外周留置针输注高渗药物,必要时尽可能采用深静脉置管进行操作,与此同时,我们要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包括留置针的穿刺与使用以及药物的配置,使用顺序,合理的安排药物输注顺序,穿刺时尽可能的选用大血管.也可以预防性的使用各种敷料,临床上现有的有薄土豆片[3]、硫酸镁湿敷[4]、美皮康[5]和水胶体敷料贴等.此外,输液不畅和渗血、渗液这两种并发症都各占相当的比例,而堵管在这当中则发生的较少.针对输液不畅和堵管这类并发症不应盲目的拔管,先检查输液管道有无折管,患者的穿刺部位有无受压,穿刺点处是否有回血堵塞,尽可能排除各种可逆因素.在每次输液完成后及时规范的使用正压脉冲式封管,可以极大地降低堵管率,输注不相容药物时,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此外有文献表明,使用留置针肢体测血压也会造成回流,容易造成堵管[6].针对渗血渗液这类并发症,在临床中需严格控制输入液体输入速度及浓度,在每次输液前,应检查输液软管有无脱出或部分脱出,固定留置针时应妥善使用透明敷料,减少药物渗出的几率.4结论本研究得出外周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拔管率是较高的,原因有两大类,一是患者自身要求拔管,二是发生输液并发症拔管.通过分析并发症拔管的原因,提示临床中可以针对相关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示作为护士可以从患者的健康教育、输液的规范操作等方面加强干预.另外,本研究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时,不够深入透彻,缺乏病人的具体情况分析,这也是本研究的局限性,今后可以在该方面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程蕾,程文丽,青晓,等.两种留置针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9):779.[2]孟庆慧,洪华,张伟,等.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6):70-73.[3]孙谦,李元利,连雪,等.系统护理干预法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2,25(12):398.[4]陈丽芬,徐丛,周武敏.脉冲式冲管联合硫酸镁湿敷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2010,22(4):214-215.[5]乔婷,高爱华.美皮康敷料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4(10):2045,2046.[6]马雪琴,翁燕萍,朱建英,等.基层医院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质量评估及分析[J].浙江医学,2014(18):1572-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