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脑梗塞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

王全萍张蓝月

江油市人民医院四川江油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了脑梗塞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护理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满意度

脑梗塞多发于老年人群体,临床的主要表现为脑血栓和脑梗塞,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较大的威胁,主要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1]。在治疗完成后并没有良好的预后,对患者的顺利出院造成了困难。完善的治疗手段对脑梗塞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影响,选取了本院在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92例进行了分组研究工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2017年9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4例,年龄51~74岁,平均(61.21±6.74)岁;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3例,年龄53~71岁,平均(53.71±5.8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性不明显(P>0.05),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可对比。且两组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知晓并签字同意本次研究工作。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含药物指导、输液以及其他基础类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1)早期康复干预:患者的由于脑部出现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康复性锻炼,每天持续30min,使患者的各个关节处于灵活状态,增加对大脑的刺激,促进神经元细胞突触的生长和发育。(2)早期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在得病初期,还无法适应巨大的疾病打击,这样患者心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制约和影响着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能够更好的面对当前困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3)体位护理:由于患者的疾病对限制了自身的活动能力,且长期处于同一种卧床姿势,不利于患者的血液循环,因此需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等。避免患者出现伸肌痉挛,大部分时间应让患者的保持侧卧位,并保持上身自然状态,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4)语言康复训练:语言功能是大脑特定区域的功能,脑梗塞可能会对这些区域造成损伤,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语言训练计划,鼓励并支持患者和家属之间,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患者和患者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有效提高患者语言能力,达到锻炼脑部功能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利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让患者出院前进行填写。主要内容是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理效果等,各个方面,满分100分。85~100分为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体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将患者治疗效果等相关数据代入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n)通过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x±s)通过t值进行检验,P值在0.05以下,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

观察组护理满意25例(54.34%)基本满意19例(41.30%)不满意2例(4.34%),总体满意度95.56%;

对照组护理满意14例(30.43%)基本满意23例(50.00%)不满意9例(19.56%),总体满意度80.43%。

经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95.56%(44/46)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9,P=0.024)。

3讨论

脑梗塞也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临床的主要表现为脑血栓和脑梗塞,使脑部供血严重不足,部分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等为情况,对患者得到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预后情况不容乐观,影响患者的顺利出院[2]。使患者常出现半身不遂等情况,出现身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和家人带来的深重的灾难。因此在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影响。因此要抓住患者出现脑梗塞的3个月,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工作。需要开启因此需要采取康复性锻炼,每天持续30min,使增加对大脑的刺激,促进神经元细胞突触的生长发育。并对患者开展早期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面对当前困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还要进行体位护理定期帮助患者更换体位等。避免患者血液循环不畅,出现伸肌痉挛,让患者的保持侧卧位以及上身自然状态,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并做好语言康复训练鼓励并支持患者和家属之间,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患者和患者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增进感情加深来了解。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陈玉兰[3]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度,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安学芳,林白浪,刘翠霞,等.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分析[J].贵州医药,2018,42(2):245-246.

[2]朱华凤,刘胜兰,王磊,等.急性缺血性脑梗死67例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6):2019-2021.

[3]陈玉兰,程洪英,张红芳,等.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