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抗-E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1例抗-E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黄利

(贵州省安顺市中心血站贵州安顺561000)

【关键词】Rh系统;抗-Ec抗体;抗-E抗体;新生儿溶血病(HDN)

【中图分类号】R722.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181-02

1.病例简介

患儿孙某:皮肤黄疸6天时入院治疗,查Hb:85g/L,PLT:500×1011/L。经过照蓝光,注射丙种球蛋白后,疗效不佳,现11天送检EDTA抗凝和不抗凝血样各5ml。

孙某之母:血型A型,Rh阳性;于2012年4月因心肌瓣膜手术曾输注红细胞、血浆各2单位,长期服用华法林等药物治疗。母亲妊娠史G1P1,现同时送检母亲EDTA抗凝血样5ml。

2.血型血清学检查

2.1试剂与仪器

2.1.1试剂单克隆抗-A和抗-B(批号:20150815)、ABO细胞(批号:20165324)、抗-DIgM(批号:20151814)、抗-C(批号:20153002)、抗-E(批号:20153201)、抗-e(批号:20153301)、抗-c(批号:20163101)、抗球蛋白试剂多抗(批号:20155001)、聚凝胺试剂盒(批号:20157504),均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进口谱细胞为Sanquin公司(批号:8000230998),抗人球蛋白卡为DiaMed公司生产(批号:50531.07.06)。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2.1.2仪器离心机(KA-2200,日本久保田);DiaMed离心机,DiaMed37℃恒温箱,37℃恒温水浴箱。

2.2方法

血型鉴定采用试管法,抗体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法,吸收放散试验采用温吸收酸放散法,按文献[1]及试剂说明书操作。

3.结果

3.1血型鉴定

孙某“A”型,Rh血型分型“CcDEe”;孙某之母“A”型,Rh血型分型“CCDee”。

表1母亲及孙某Rh血型系统定型

3.2抗球蛋白试验(DAT)

孙某:3+,直抗试验>2+,因此本试验采用酸放散后取放散液做抗体鉴定。

3.3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5.9mg/dl。

3.4患儿血清及放散液中检出抗-E抗体,母亲血浆中检出抗-Ec抗体

(抗体鉴定及效价测定见表2~表5)。

表3抗体鉴定

3.5效价测定

患儿抗-E效价“32”(IAT法);母亲抗-Ec效价“256”(IAT法)。

制备效价细胞:取当日检验科新鲜程度同患儿的献血者标本两份,均为”A”型,Rh阴性,表型均为”ccEE”,混合后用生理盐水三洗,配成2~5%的红细胞悬液做抗体效价的测定。

表5效价测定

因患儿与母亲ABO血型均为”A”型,故排除ABO系统的新生儿溶血病。

4.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简称HDN,原称胎儿有核红细胞增多症)。

造成严重新生儿溶血的抗体有:ABO系统,Rh系统(D,E,c,Ce,Ec,e,C),Kell(Kandk),Duffy系统(Fya),Kidd系统(JkaandJkb),MNS系统(M,N,Sands)。其中以ABO系统和Rh系统最为重要。

Rh系统的HDN,第一胎通常不受害,本例母亲为孕1产1,分析是由于输血免疫刺激产生了抗-Ec抗体。Rh系统任何不规则抗体(IgG型)的检出,都必须引起重视。本试验中母亲抗-Ec效价为256,如果母亲早期检出有Rh系统的抗体,可进行产前治疗,产后新生儿的治疗[2],以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母亲血清中检出抗-Ec,根据剂量效应抗体偏-E,抗-c比较弱,抗-c或许在患儿血样中不易检出。杨洪军等人提出聚凝胺方法对Rh系统抗体比试管抗人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胶法凝胺法灵敏度更高[3],所以用聚凝胺方法排除患儿血样中是否存在抗体漏检的情况,但考虑到Rh系统的免疫抗体一般抗-E和抗-c,抗-C和抗-e联合出现的几率约为70%以上,免疫原性为D>E>Ec>Ce>c>C>e。如果换血治疗,建议选择与患儿ABO同型,E、c抗原阴性(同母亲Rh分型)的血液制品。

【参考文献】

[1]刘达庄,主编,免疫血液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28-231.

[2]马印图,李振奇,王更银等,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治疗[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7):574-575.

[3]杨洪军,李小平,袁学文等.聚凝胺法、试管抗人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Rh混合抗体的灵敏性分析[J].当代医药论从,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