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不同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甘露醇不同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

张锦王铁燕宋来军

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1

摘要:目的:观察甘露醇不同应用方案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应用250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应用125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大剂量甘露醇,临床可选择其作为理想治疗方案全面推广。

关键词:脑出血;甘露醇;治疗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ofdifferentapplicationofmannitoloncerebralhemorrhage.Methods:112casesofcerebralhemorrhageadmittedinourhospitalfromMay2016toMay2017wereselectedastheobservationgroup.Thepatientswerepidedintocontrolgroup(56cases)andtreatmentgroup(56cases)accordingto1:1ratio.Inthecontrolgroup,250mlTheconcentrationof20%mannitoltreatment,thetreatmentgroupof125mlconcentrationof20%mannitoltreatment,thetwogroupsoftreatmenteffectswerecompared.Results: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treatment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clinicaleffectoflowdosemannitolinthetreatmentofcerebralhemorrhageissuperiortothatofhighdosemannitol,whichcanbeselectedastheidealtreatmentprogram.

【Keywords】Cerebralhemorrhage;Mannitol;Treatmenteffect

脑出血主要指的是非外伤性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实质性出血,其属于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病症,脑卒中患者中约30%左右为脑出血。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血管老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关系密切,另外,患者费劲用力、情绪激动时也会突然性发病。脑出血急性期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幸存者会留下一定程度的语言、运动和认知障碍。甘露醇是临床治疗脑出血的主要药物,但其应用剂量一直以来都未有定论[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现进行如下评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患者均符合脑出血的有关临床诊断标准[2],将肝肾心肺功能严重不全者、脑动脉瘤、脑梗死后出血、血管畸形者排除。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5例、31例,患者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3.8±5.1)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6±0.3)年,其中小脑出血12例,脑叶出血15例,基底节区出血29例。治疗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2例、34例,患者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2.9±5.0)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8±0.2)年,其中小脑出血14例,脑叶出血17例,基底节区出血25例。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降压、降血糖等基础对症治疗,同时遵医嘱应用血管类药物。对照组应用250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国药准字H20058173,浙江济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规格:化学药品,3000ml:150g)治疗,治疗组应用125ml浓度为20%的甘露醇治疗。两组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5-20min内滴注完成,间隔8h给药1次,连续进行1-2周的治疗。

1.3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标准:颅内压在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或减少幅度>90%,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标准:颅内压在治疗后明显降低,减少幅度在50%-90%之间,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标准:颅内压在治疗后减少幅度<50%,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或处于持续加重的状态[3]。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版本为SPSS22.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全部相关数据,治疗总有效率使用百分率(%)加以描述,x2检验两组之间的比较,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见下表。

表1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n(%)]

3讨论

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的神经急症之一,其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预后差、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脑出血的发病与患者血压升高具有直接性关系,故尽快降低颅内压是治疗脑出血的关键所在。

甘露醇是临床降颅内压的常用药之一,其药物性质为单糖,其进入机体后不易被代谢。将其应用于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可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其具体作用机制为:本品可使血浆的渗透压大大增加,促使血-脑脊液之间形成渗透压差,水分直接经过脑组织后逐渐向血循环进行移动,从而改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但甘露醇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合理控制药物剂量。相关文献报道[4],小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比较确切,因为大剂量甘露醇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脱水作用,增加脑水肿;同时大剂量甘露醇还会降低渗透压梯度,并可经过血管受损部位直接快速进入到病灶之中,加重出血症状;大剂量甘露醇会使颅内压难以保持平衡,神经受损现象较严重;大剂量甘露醇还会增大血肿面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差。

此次研究之中,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证明,小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大剂量甘露醇,临床可选择其作为理想治疗方案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不同剂量甘露醇对脑出血预后及肾损害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5):111-112.

[2]张建伟.不同剂量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0(24):123-123,124.

[3]王慧霞.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50.

[4]曾瑞亮,刘满昌,刘斌等.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21):144-144,145.

作者简介:张锦女汉;1973.12.30.;硕士研究生;神经内科;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脑血管病、周围神经及肌肉疾病;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