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程宏霞

程宏霞郑州市第八十中学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3-0000-01

摘要:积极的情感,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人的活动积极起来.消极的情感,会降低和削弱人的活动能力。教师要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唤醒他们沉睡的情感因素,知识就会引起一种高昂的态度,而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显著学习效果。

关键词:情感教育;智力振奋;学习效果

一、情感渗透的必要性

著名教育家契可夫说过:“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学生是情感型和感觉型的,以情绪化为主要特征。积极的情感,如:自信、愉快或喜悦等对英语学习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人的活动积极起来。消极的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或厌恶等会降低和削弱人的活动能力。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良好状态,唤醒他们沉睡的情感因素,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情感教育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情感教育呢?学生带着一种高昂、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震撼和满足。这就应该是情感教育所应达到的结果。

二、教学语言与情感渗透的有机结合

教学语言是讲解的工具,也是开发智力,感染情绪,影响个性发展的手段。作为英语交际的习惯,礼貌用语的使用频率较高。如:Please/Iamsorry.等会给学生以文明礼貌的感染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体验;Would/Couldyou…?使学生感到语言的尊重之美。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听到我用这样的方式去要求,他们会觉得不好意思再拖欠作业。使用英语no/not表示禁止时比用汉语给学生造成的消极暗示要轻,而用yes/well等表示肯定鼓励时,则比用汉语给学生形成积极感受要强。所以,在课堂上我尽量规范我的语言,期待和学生形成内心的共鸣,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亲我,信我”以促进我们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三、课堂幽默和趣味教学与情感认同

幽默是一种最诙谐有趣,富有感染力的传递艺术。恰当地运用它,已成为许多优秀教师课堂成功的法宝和秘诀。如在开学的第一天,我讲一个幽默故事来说明其重要性:一天,老母鸡看到一只猫想要吃她的小鸡崽,老母鸡临机一动,“one,one,one,---(汪,汪,汪———)”。猫听到叫后赶忙逃窜。老母鸡回过头,语重心长地说:“还是学好一门外语好啊!”学生兴趣大增,在令人莞尔的幽默中,心灵的距离拉近了,不知不觉增强了表达的自信心。

我认为学生在应用中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兴趣经久不衰。如在学习ontheonehand…ontheotherhand时,我设计了一个小故事.PresentNicksonisverybusy,sohewantsaneconomisttohelphim,butthispersonalwayssaystoNickson:“ontheonehand,youshould…ontheotherhand,youshould…”Nicksonisveryangry,hesays:“Iwantaneconomistwithonehand!(我想要个只有一只手的经济学家)”同学们听了都开心大笑,这个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开心和满足。教师亲切幽默的语言,会使学生从热爱老师开始,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更自觉努力地去学习。

四、创造性课堂与情感的呼应

英语教育本身是一个很自然的、真实的言语交际情景。课堂上,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利用这个真实的言语交际情景,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把英语课堂教学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英语交际化的环境。

如学习现在进行时态时我先说:I’mstandingup.I’mgoingtothedoor.I’mclosingthedoor.I’mgoingtomydesk.I’msitting.I’mtakingmybag.I’mtakingmybox.I’mtakingmypen.I’mwriting.I’mputtingthepenintothebox.I’mputtingtheboxintothebag.学生随之会说:I’mtakingmyEnglishbook,I’mlisteningtomyEnglishteacher.I’mreading.I’mthinking….语言之美让我感动!看到孩子们在信任你、模仿你、甚至是超越你,有谁会不激动呢?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情景,加强诱导,启发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师生情谊也牢牢凝结在一起。

五、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情感认知

英语与汉语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很大的差异。以交际文化教学为主,知识文化教学为辅,以英语国家的文化教学为主,以熟悉中国文化,并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确实有用,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学心理,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animals这一单元时,我就在文化演变方面适当的作了一些补充。比如关于倾盆大雨“catsanddogs”的典故:在北欧神话里,风雨是巫师搅起来的,在这之前,巫师先变身为cat,dog则是侍从,主管风,当风雨大作时,就是cat和dog在捣鬼,表示雨下得很大。如果描述雨下的很大,就可以说:“Itrainedcatsanddogshereyesterday.”另外,whiteelephant不仅仅是“白色的大象”它还有“废物”的意思。这种文化和情感的渗透在学生的面前展示了一个完全未知和新颖的世界,大大满足了中学生的猎奇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文化视角,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为真实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英语语感的培养和情感认知

语感的培养非常重要,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语感是人们语言的敏感性。通俗地说,当我们听别人讲汉语时,一般可以一下知道它的意思,而不是先分析语法,这就是大脑语言中枢的作用,也就是语感。

读是增强语感的最重要环节。怎样读呢?大声朗读!学生在一起读,可以相互惯耳音。语言是声义的结合,所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外语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比如:一篇七八十字的文章,只要求学生读六遍,而且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内。由于没有要求背诵,同学们一下子觉得简单很多,兴趣就来了,读书的声音就像开机关枪,如果提问保准80%的学生都能掌握。这样的课堂设计充分迎合了学生的心理,会让学生感到开心和满足,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总之情感教学应努力把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渗透在爱国和增强世界意识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格、语言能力等的全面教育。要一切都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仅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培养其获得知识的能力。这样“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才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