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赵越超

赵越超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113006)

【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胺碘酮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328-02

我院为探讨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对收治的8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及常规抗心力衰竭配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36例,患者年龄最小为31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44.3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6例,Ⅲ级40例,Ⅳ级22例;以随机双盲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个月均未行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即给予患者营养心肌、利尿、扩张血管、强心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行胺碘酮治疗,给予给予患者口服胺碘酮治疗,初始剂量为一天600mg,分三次服用,一周后改为一天400mg,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一周后将剂量改为一天200mg,一天一次;同时治疗期间可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的对药物用量进行调整,比如在患者心率小于50次/min时应适当减少用量,或停止用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1.3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后患者频发室性早搏次数减少程度大于等于70%,成对室性早搏次数减少程度大于等于80%,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症状消失,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超过2级,或心功能达到1级;有效:治疗后患者频发室性早搏次数减少程度大于等于70%,成对室性早搏次数减少程度大于等于80%,患者室性心动过速症状消失,但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低于2级,或心功能低于1级;无效:治疗后患者实行心律失常指标及心功能均未达到上述标准[1]。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收治的8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组间比较展开X2检验,以P<0.05为有明显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胺碘酮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72.7%(p<0.05),具体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肺部、眼角膜、神经等毒副作用,且患者均未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现象。

3.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综合征,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而心律失常则是其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一旦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则极易对其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导致患者病情恶化,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2]。因此,临床上通常将处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同时有效的抗心律失常作为治疗该病的关键。

胺碘酮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可通过阻滞钾离子外流的方式使患者房室结、心室及心房的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时程延长,从而可有效的避免或消除折返激动,且可对房室结进行抑制,此外,还可对患者窦房结自律性进行缓解,进而可有效的减慢患者心率,使其室性心动过速现象终止[3]。另外,胺碘酮还可对a、β受体进行非竞争性抑制,从而达到扩张血管平滑肌及冠状动脉的效果,使外周阻力减小、心肌耗氧量降低;此外,胺碘酮的自身的电生理作用机制还可在患者心律加快的基础上有效的增强其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尤为适用,因此,将其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必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运斌,滕志涛,李妍枚,等.参松养心胶囊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400-401.

[2]韩福英.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1):46-46.

[3]胡晓芬,徐建国,周松吉.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