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试析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杨美萍

廉江市石岭镇蓬山小学广东廉江5244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教学的重视,各个学科都在开展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造成逆反心理、厌倦学习的状态。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方法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这一缺点。

关健字:小学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互动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关健性的作用,促进学生综合质素的全面发展。大部分教师一直在落实《纲要》内的教学管理方案,但仍有一小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因为小学数学高年级的教学内容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在适合高年级的教学,那么教师就需要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学生互动过程产生高效的教学成果,全面提高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的效率。

1.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概述

所谓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自我学习总结,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由于高年级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与想法,都处在意识比较强烈的状态,而数学学科的教学课堂总是给学生带来比较枯燥无味的感觉,使学生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解决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这种心里状态,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就在于“导学”与“互动”,传统教学中只有老师教课,学生处于听课状态,没有交流与互动,并没有把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出来。所谓“导学”是指通过教学的引导,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培养自我探索的能力。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处理生活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架构愉快的互动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进行互动教学的首要前提。学生的状态只有处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才能更快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互动教学的模式,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产生高度的兴趣。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使教师在课堂的教学状态一直处于管理的状态,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学习。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也处于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教师在知识技能方面加强提高,重视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迎合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互动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保障互动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提高自主性。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得到有效性的提升[1]。

3.导学互动模式的应用

导学即是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很难达到教学的成果。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正好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使学生达到主动学习的兴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图形的运动的学习内容为例,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旋转、对称与平移。教师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先采取让学生多看多了解一些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图片,列举与生活有关的例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大一些,但对于有趣的东西还是很难抗拒。通过学生对图片的仔细观察,使学生了解图形是怎样变化的,每个图形自身的特点有哪些等,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图形的旋转、对称与平移的特点。导学互动模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加强学生汲取知识的能力[2]。

导学互动中“互动”也是关健词,互动可以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介入互动的环节,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于圆的应用学习内容。教师对于圆的基础知识例如圆心、半径与直径,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用画圆的工具,画一画,分析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当教师的的感觉,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把所学知识通过讲课的形式表述出来。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可以适当鼓励表扬。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互动形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想一想半径之间、直径之间、半径与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根据讨论结果进行评价。课堂的互动教学,对教学工作的进行起到辅助作用,为导学互动模式的建立创造良好的开端。

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仍然存在,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的教学,并不会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对知识的要点是否感兴趣。这种教学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第二单元关于长方体(一)的学习内容。这方面的学习知识内容相对简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看书先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基本特点,再根据特点去找两者的区别,分别记录下来。学生对图形的基础已经有所了解,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正方体与长方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成果,做出评价。学习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被激发,这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方法中存在的一种教学技巧。

有这样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多的是注重理论方面的知识理解,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学习内容。理论部分内容只是对统计图的应用给出了方法,使学生通过图像找出数据。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应用统计学的地方有很多。可以指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做出调查,并记录所调查的数据,通过学生自己调查的数据,分析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写出调查总结,加深学习对学习知识的印象,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4.通过评价产生互动

评价属于教学内容组成的一部分,从内涵上理解,课后作业评价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所以,高年级的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评价互动,为导学互动教学模式起到铺垫作用。教师可以当着学生的面批改他们的作业内容,让学生了解教师批改作业的过程。教师独自一人批改与当着学生面批改作业意义是不同的,与学生面对面,针对作业内容的对与错,做出分析与学生探讨,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同,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让老师和学生在评价互动时产生对知识的共鸣与情感的交流。

教师通过组成学习小组的互动模式,使学生能够体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通过同学的初步评价,了解自己的状态,还可以通过这个互动过程对同学错误的产生给出合适的评价与纠正。通过实践证明,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可以通过小组的互动评价来提高的,对开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3]。

5.分析导学互动模式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教师对“导学互动”模式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其内涵还没有掌握到位,只是硬性的按照导学互动要求进行教学,使导学互动教学失去了本该体现的特点。教师在授课时性情会过于急躁,而导学互动教学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学,教师有时在面对学生回答不出来结果时,会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这就失去了展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意义。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导学互动模式,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教学环节,就是教师对学习课程的总结,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指导,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有所提高。

6.结束语

随着科学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学模式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不断创新与探索。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学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同的教学模式,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现阶段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模式也需要教师合理的应用与科学的开展这种教育模式。利用高年级学生的特点与导学互动教学相结合,所产生的有利因素,介入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产生高效的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白建武.探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4):189

[2]陈香花.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5):216.

[3]郭云海.谈如何让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更高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