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人骨性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正畸联合正颌治疗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对成人骨性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正畸联合正颌治疗的临床效果

罗芬

长沙市口腔医院五一路院湖南省410005

【摘要】目的:讨论成人骨性牙颌畸形患者进行正畸联合正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成人骨性牙颌畸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正畸联合正颌治疗,将治疗后的效果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患者的颅底-上牙槽座角(SNA角)和颅底-下牙槽座角(SNB角)比治疗前明显减小,并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计算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成人骨性牙颌畸形患者的治疗中,可采取正畸联合正颌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牙颌的畸形状态,还可恢复牙颌的生理功能,同时也符合了患者的美观要求,其临床应用意义较大,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骨性牙颌畸形;正畸;正颌

成人骨性牙颌畸形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口腔科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颜面部形态异常、咬合关系失调[1],患病后直接影响患者的口额系统功能,并对患者的外观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因此患病后需要及时纠正牙颌的畸形状态[2]。目前临床对本病的治疗方法有正畸掩饰性治疗,其虽然可有效的改善面部异常形态,但是却无法矫正畸形的正颌骨。临床还可通过手术方法治疗,虽然本方法可有效纠正正颌骨畸形,但是术后容易复发,因此找到合理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院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的治疗的成人骨性牙颌畸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正畸联合正颌治疗,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成人骨性牙颌畸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包括男性18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20-42岁,中位年龄为31岁;其中下颌骨前突有6例,上颌骨前突有10例,上颌后缩伴下颌前突7例,下颌骨后缩9例。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正畸联合正颌手术,术前具进行头颅定位侧片以及全景片,明确畸形的位置以及畸形程度,具体治疗过程如下:①术前矫正:患者同意治疗后首先进行畸形牙颌直丝弓矫正,此治疗一般在2-6个月之内完成,治疗效果尽量达到牙齿排列整齐,同时调整咬合曲线进行进一步纠正,利用其来消除牙代谢。②正颌手术:将患者的牙颌畸形情况制作成石膏模型,医生在石膏上进行模拟操作,便于在实际手术中能够全面固定骨块[3]。针对下颌前突采取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后退术治疗,对于上颌前突患者同时应用双尖牙拔除术和根尖下截骨后退术。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手术,依次切开粘膜以及下组织鼓膜,应用裂钻在截骨上打孔,劈开骨质,完成牙齿咬合关系调整,并进行颌间牵引和固定[4]。上颌骨断端使用微型钛板固定,下颌骨断端使用小型钛板固定,固定完成后进行止血、引流,最后缝合。术后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如无特殊情况术后3天可去除皮片,术后7天去除定位合板,术后6个月将钛板去除。术后2个月左右手术切口基本愈合,可进行术后矫正治疗,以巩固治疗效果。

1.3疗效观察

对比治疗前后患者颅底-上牙槽座角(SNA角)和颅底-下牙槽座角(SNB角)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根据观察指标统计相关数据,分别使用均数(MeanValue)加减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来表示计量资料,将有效数据输入到SPSS18.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值检验,当P值<0.05时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的SNA角和SNB角比治疗前明显减小,并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计算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治疗前后患者SNA角和SNB角差异对比(n=32,)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正畸联合正颌治疗方法逐渐应用于成人骨性牙颌畸形的治疗中,其应用正畸技术来改善牙与基骨的关系,应用正颌技术来恢复颌骨的正常生理位置,然后再次运用正畸技术稳定颌关系,达到形态和功能的有效调整。之所以在正颌前实施正畸治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恢复牙齿整齐的排列顺序,可避免牙代偿性倾斜以及颌带来的影响,祛除影响颌骨移动的因素;其次:可使牙间隙拓宽,将牙根分开,便于术中操作;再次:矫正后颌曲线趋于正常,上下牙的牙弓宽度适宜,为咬合关系打下良好基础;最后:矫正可使牙骨块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防止术后再次复发。如果在正颌治疗前不进行正畸治疗,则在术中移动颌骨时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并限制的移动量,不能达到术后美观的形态,即使再次进行正畸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差。尤其是成年人的发育已经停止,矫形治疗已经无法帮助患者恢复牙颌面的正常功能和形态。因此对于成人骨性牙颌畸形患者可采用正畸联合正颌治疗的方法,在本次调查中也显示,治疗前后患者的SNA角和SNB角比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果再次证明了正畸联合正颌治疗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在成人骨性牙颌畸形患者的治疗中,可采取正畸联合正颌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牙颌的畸形状态,还可恢复牙颌的生理功能,同时也符合了患者的美观要求,其临床应用意义较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曲建国.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牙畸形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106-107.

[2]崔颖.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6):163,165.

[3]倪铭,刘红彦,李惠山,等.手术优先模式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32(1):123-126.

[4]尹江.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6):189-190.

基金项目: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计划课题:B201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