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积极心理学的培训理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27
/ 2

分析积极心理学的培训理念

王珍

(南开大学)

摘要:积极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人带来动力,所以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当中,人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心理,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生活质量与工作水平。目前,积极心理学已经延伸到培训行业当中,在应用中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受训人员产生积极心理,加深人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程度。本文将对积极心理学的培训理念进行分析,验证积极心理学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培训;理念

在心理学角度上,当人产生积极心理之后,会给其内心带来巨大的动力,能够使人专注度提高,使人在行动时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目标。在培训行业方面,此行业最终的目的在于使受训人员能够掌握培训的内容,并形成一定的思维,但传统培训过于形式化,内容枯燥乏味,往往无法完善的实现目的,所以为了对此进行改善,现代培训行业还是应用积极心理学来进行培训,在理论上通过此心理的作用,可以有效加深受训人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改善传统培训方式的缺陷。

1.积极心理学培训理念分析

培训的成果是否良好,不单取决于培训者的话术与学识,还决定于受训人员的投入程度,如果受训人员的投入程度较低,那么培训者的专业水平再高也难以实现良好的效果,此时如何增加、维持受训人员的投入程度,就是培训人员应当重视的问题。通过前人的相关研究可见,当人在接受培训时,其投入程度主要决定于人员本身是否对内容感兴趣、人员受训时的心理状态,说明受训人员的投入程度与其本身的心理状态有密切联系。在心理学的角度上,积极心理就像“酶”一样,能够给人情绪带来催化作用,使人的心理状态积极向上,在进行任何活动时能够保持充沛的动力,并且还具有相当的专注度,所以当受训人员产生积极心理时,其同样可以在培训当中保持相当的活力与专注度,使得培训工作事半功倍,所以现代培训行业当中,开始重视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目前,培训行业主要采用氛围引导方法来使受训人员产生积极心理,通过氛围的引导,不断的使受训人员产生成就感、快乐心态,此类心态均属于积极心理学的范畴。但在实际运作中发现,单调氛围只能使积极的情绪短暂维持,并不利于长久的培训流程,所以为了落实积极心理学培训,应当重点分析积极心理产生的因素,使受训人员产生更多不同种类的积极心理,并针对多项因素帮助受训人员维持积极心理。

2.产生积极心理学的外部因素

要使人产生积极心理最直接的方法就在于服务人的感官与心理。在传统培训当中,因为环境等因素会导致培训的气氛较为因素,导致部分人员过于紧张分散其注意力,这一现象就是典型的感官与心理变化,但对这一举例进行反推可以说明,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环境因素有关,而环境因素即为外部因素。下文主要针对积极心理学培训中的外在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分为场地布设、设计风格、培训人员形象三个方面展开。

2.1场地布设

场地布设是影响受训人员心理变化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其首先会对人的感官造成影响,使人产生相应的感受,再通过人的感受产生相应的心理,在流程下,培训场地应当围绕积极心理来进行布设。在布设当中,首先需要依照承认培训的标准,注意场地的舒适度、灵活性与美感,同时出于对培训人员与受训人员交流互动的考虑,应当采用U形、矩形、扇形等形式进行整体布设。其次,培训讲台与受训坐席应当保持恰当的举例,因距离过大可能导致后排受训人员听不清培训内容,距离过近则会对前排人员带来噪音,一般情况下能容纳50人的培训场地,讲台与前排坐席的距离应当保持在5~6m,具体需要根据布设形式与场地规模而定[1]。在细节上场地内部的设施也需要得到重视,首先针对坐席座椅,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带有靠背、触感柔软、自重较轻、易于搬运的座椅,此类座椅不但能够给人带来舒适的感受,在人员需要集中探讨交流时也能够及时搬运,避免行动过程中出现混乱的现象。其次,针对功能设施,场地当中应当包含投影仪、控制电脑、音箱、无限麦等功能设施,最终需要重视场地内的温度控制,以此给培训人员以及受训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

2.2设计风格

为了使受训人员产生积极心理,在培训场地设计风格方面,首先需要重视色调的调整,在色调调整方面,不应当采用单独的暖色调或者冷色调进行设计,否则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需要合理的将两种色调相互结合,使受训人员心理保持平和但不紧迫或不慵懒的状态,此点需要通过专业设计人员来实现。其次,在风格主题上,应当采用自然风格进行设计,因为人天性是向往自然的,在近似自然的环境下,人能够得到相应的放松,有助于积极心理的产生,设计时可以通过盆栽、图画等来实现自然风格主题[2]。

2.3培训人员形象

培训人员形象组合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穿着打扮、举止谈吐。在穿着方面,培训人员应当体现出大方得体、简洁干净、优雅大方,使受训人员潜移默化的对培训人员产生舒适感。其次,在举止谈吐方面,培训人员话语应当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在穿着打扮、举止谈吐合格时,能够使受训人员对培训人员产生信赖、积极的心理,有助于受训人员的专注度提高,再通过培训人员的话语,加深受训人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3]。

3.产生积极心理学的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培训的流程设计、培训管理制度、后勤服务三个方面,通过此三方面的运作,可以有效的维持受训人员的积极心理,并对培训单位产生信赖度。下文将针对此三方面进行分析。

流程设计

积极心理学培训的流程不单是维持受训人员积极心理的重要因素,如果流程设计不合理,还可能导致受训人员出现负面心理,所以在积极心理学培训当中必须重视流程设计。首先在设计之前,需要针对培训人员的需求进行分析,再针对需求对培训内容进行规划,排除其中不必要的知识使内容简化,之后应当对培训内容进行分划使其流程化,在分化当中应当结合每日培训的时间,结合知识点的深浅进行设计。其次,在培训当中不可一味的采用“培训人员讲,受训人员听”的方式进行培训,应当适当设计一些互动环节,例如针对某个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要求受训人员进行回答,此举可以有效提高受训人员的积极性。此外,在培训当中,应当帮助受训人员树立相应的思维,可以针对内容现状进行分析,围绕内容知识点发展趋势进行培训。

3.2培训管理制度

受训人员多数为社会人员,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因为一些个人习惯影响到其他受训人员,使得受影响人员出现负面心理,针对此类现象,就需要重视培训管理制度的应用。以受训时交头接耳的行为为例,此行为会严重影响培训现场的纪律,所以在培训管理当中,应当设置相应的处罚规章,例如当此行为超过3次,并对其他人造成了影响可以将其逐出现场,培训方不承担任何责任等规条。另外,为了使受训人员了解处罚规章,可以要求培训人员在正式培训之前,以风趣的语言将规条阐述,即不会造成严肃的气氛又能实现目的。在处罚规章之下,受训人员会对自身进行约束提高其专注度,并结合其感官的感受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理。

3.3后勤服务

通常情况下培训时间会相对较长,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人体的生理需求,例如饮食。一般来说培训的时间会保持在8~10小时,在此时间区间内,受训人员可能会产生饥饿的生理需求,如果不能及时满足需求,会造成受训人员身体的不适感分散其注意力,而通过后勤服务,可以定时向培训人员提供可口的饮食,不但体现出人性化的服务,还打消了受训人员生理上的不适。此外,在积极心理学培训角度上,后勤服务还需要体现温情感,因为部分培训可能需要受训人员与家人分别较长的时间,容易导致受训人员产生思念情绪,此时通过后勤服务的温情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思念情绪带来的影响,舒缓受训人员的紧张感与疲劳感。后勤服务温情体现主要可以采用课间放松操、广播音乐的方式来实现。

4.实例积极心理学培训分析

4.1实例概况长为5~7天,每日培训时间为8~10小时,时间区间为早上9:00~晚间19:00。为了保障培训效果,该单位培训地点固定在某郊区大型酒店,周边环境空旷宁静,但会给人带来一定的封闭感、孤独感等。选取实例2013~2018年的培训状况作为分析基础,在此区间内2013年~2016年,该单位均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培训,而2017年~2018年主要采用积极心理学培训方法,本文将实例两种培训结果进行比对,通过结果证实积极心理学培训是否有效。

4.2比对结果

1、实例2013年~2016年培训状况分析。在2013年~2016年的每次培训之后,实例单位的业务水平均有增长,相比于培训前同期,其工作效率增长了2.86%,说明传统培训存在效果。

2、实例2017年~2018年培训状况分析。在2017年~2018年的每次培训之后,实例单位的业务水平同样有所增长,相比于培训前同期,其工作效率增长了7.23%,说明积极心理培训方法存在效果。

综合比对之下可见,两种培训方法均显示有效,但显然实例2017年~2018年培训状况要优于以往状况,说明积极心理学培训不但有效,其应用价值更高。

5.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积极心理学的培训理念,主要围绕积极心理产生的外部、内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当中主要阐述了各类因素的帮助与实现因素的方法,最终通过实例验证了积极心理学培训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晓夏.专注优势: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8):2.

[2]杜良良,马常英,杜婉秋.在员工队伍建设中积极心理学方法的应用与创新[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5(1):163.

某政府单位因自身需求常年需要展开培训工作,培训时间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