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材教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对于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材教法研究

成小飞

广东省云浮市第五小学5273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每个地区的师生使用教材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教材版本不统一,所以在教学设计的制定依然存在差异,但是每个版本的教材对小学数学中的板块知识教学目标是相同的。所以在本文中,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材教法进行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材教法;分析

引言: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言,主要最为基本的一项图形面积教学内容,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日后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教材作为教师实施具体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利于教师结合班级特点,更加合理的制定教学设计,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另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运用教材教学方式,对“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材教法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体现以下内容。

1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过程中善于利用创造情境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在采用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时,通常情况下会直接告诉学生计算平行四边形计算方式,之后要求学生快速掌握这种方法,但是通过实践得出,学生并不喜欢这种教学方法,在学习时也不愿意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点,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学习,教师要提高学习兴趣方法引导学生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造情境教学方式,不断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边给学生播放多媒体片段,边讲故事。多媒体片中为学生播放的是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长度以及宽(高)度都一样,学生看到多媒体图片后,教师开始讲故事:小李负责单位的绿化,所以要给单位设计一个花坛,单位的条件只能建设两种形状花坛,但小李想建设出绿化面积较大些的花坛,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形状,哪种用来做花坛的绿化面积大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猜测,有的说长方形,有的说平行四边形。待学生进入到情境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呢?如何证明呢?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结论是对的,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实际教学环节。

2.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过程中善于利用归纳推理方式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背诵公式和背诵定理,但一部分学生就算背诵公式也不明白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公式计算,在学生背诵大量公式后,会经常把各种公式记混,由于学生根本不明白这些公式的真正意义。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意义,让学生对数学现象观察后,自己归纳计算公式,之后学生在了解每个公式背后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对公式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弄错现象。

以这节课为例分析,教师为学生观看两个底和高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和四边形,要求学生计算出两个图形面积。学生先是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后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出长方形面积。但是学生会觉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较为困难,主要是教师没有交给他们计算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这时候学生提出来将平行四边形折叠,之后拼到另外一边看看,似乎会成为长方形,学生一起动手实验,发现通过割补的方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学生割补过程主要是如下所示:

学生使用割补方法发现能够利用计算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所以将平行四边形的底设置成为a,把平行四边形的高设置成为h,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则是为:S=ah。教师在这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积极动手精神,让学生了解到,日后在遇到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过程中,依然可以采用割补方式将不规则多边形转变为规则的多边形,之后对其进行计算。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和发现公式以及总结规律过程,可以了解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原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几何想象能力。

3.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过程中善于利用结合实践教学方式

传统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会忽视将理论结合实际的环节,这样直接导致多数小学生只会做数学题,但并不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想让学生更加灵活的掌握应用已学习到的知识,教师要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到一起,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只有学习好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数学知识优化自己的生活。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时,教师为学生讲解一个故事:有个商人因为出门要经常开汽车,因此要在家附近买收费停车位,但是在询问相关人员如何收费的时,收费人员说,目前有两个规格的车位销售,一个是长方形的,另外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的,但两种形状周长相同,价格每月五百元,所以商人想用同样的价格买个面积稍稍大的车位,如果是你,建议买哪一种?教师让学生对该道题思考,学生会发现原来生活实践中也存在很多数学问题,自己要想将这道题做出,不仅要了解四边形的周长计算方式,同时还要了解四边形面积计算方式,自己只有将这些数学知识有效结合到一起,才能更好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对学生布置这道题目时,具有实践方面意义,也能引导学生思考,并且把知识点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系统。这种数学作业布置方式十分值得借鉴。

总结:通过对上述内容分析研究后得出,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创新以及尝试教材教学方法,并且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对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通过结合班级特点和小学生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在这此基础上制定更加合理以及科学的教学设计,将其应用到具体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金绣霞.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要素[J/OL].华夏教师,2017,

[2]郑丽萍.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展现学生思维过程——由“平行四边形教学”引发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4,

[3]杜书珍.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2(12):29-31.

[4]冯枚枚.浅议“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以《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2,(23):140.

[5]魏常春.直观与推理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有效落实——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18(02):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