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对比

王海宾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人民医院730799

【摘要】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选取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ASAI~II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A组麻醉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B组麻醉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t1)、诱导后3min(t2)、插管时(t3)、切皮时(t4)、腹腔镜探查时(t5)、拔管时(t6)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丙泊酚的用量。结果:2组t2时HR均较t1时显著降低(P均<0.05);B组t2时的SBP、DBP明显低于A组(P均<0.O5);2组在t3、t4、t5时的HR、SBP、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O5);B组t6时的HR、SBP、DBP显著高于A组(P均<0.O5):B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首次诉求镇痛药时间均明显早于A组(P均<0.05);2组丙泊酚的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均平稳,但术毕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患者需提前给予镇痛药。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靶控输注;舒芬太尼;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TCI)是当前麻醉学中一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注麻醉方式,是经典药物动力学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的麻醉给药方式相比,靶控输注麻醉具有操作简便、精密度高、可控性强的特点。临床手术中常用的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是一种近年来广泛使用的新型的麻醉性镇痛药,与丙泊酚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在中短效手术中应用较多,但是上述麻醉药物采用静脉靶控输注的麻醉方式的公开报道尚不多见[1]。本研究旨在探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麻醉药物及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ASA分级I~Ⅱ级,排除肝、肾功能异常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及神经精神病史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45例,年龄(33.42±11.54)岁,体质量(56.75±8.52)kg,手术时间(1.43±0.32)h:B组45例,年龄(32.85±10.94)岁,体质量(57.12±8.20)kg,手术时间(1.36±0.41)h。2组在年龄、体质量和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O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术前均未用药,进入手术室后采用飞利浦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02)],所有研究对象均开放上肢静脉,采用全凭静脉的麻醉方式,首先输注万汉注射液500mL,然后采用TCI-I型输注泵靶控输注(北京思路高科技公司),设置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相关参数。麻醉诱导:A组咪唑安定2mg,效应室靶控输注舒芬太尼0.5ng/mL和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3μg/L,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2min后经口气管插管;B组同样咪唑安定2mg,血浆靶控输注瑞芬太尼4ng/mL和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3μg/L,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2min后经口气管插管。麻醉维持:A组采用舒芬太尼0.3ng/mL和丙泊酚3μg/L靶控输注维持麻醉;B组采用瑞芬太尼3ng/mL和丙泊酚3μg/L靶控输注维持麻醉,2组术中每45min间断给予罗库溴铵10mg。术中行间歇正压通气,潮气量设定为8mL/kg,HR为12次/min。手术结束前15min停止使用麻醉药物及肌松药物[2]。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文设计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本次研究中相关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且用t值进行检验。P<0.05则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不同时点HR和BP比较:2组t2时心率均较t1时明显降低(P均<0.05);B组t2时的SBP、DBP明显低于A组(P均<0.05);2组在t3、t4、t5时的HR和SBP、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B组T6时的HR和SBP、DBP明显高于A组(P均<0.05)。见下表:

2组丙泊酚用量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B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首次诉求镇痛药时间均明显早于A组(P均<0.05),2组丙泊酚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下表:

3讨论

瑞芬太尼是第1个“超短效”阿片类药,具有起效迅速、清除快、持续输注半衰期短和长时问输注无蓄积的特点,麻醉诱导和术中机械通气较大剂量6~8ng/ml)使用时不影响术后的苏醒,并且其代谢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舒芬太尼是目前镇痛作用最强的新型阿片片受体激动剂,起效时问较短2~3min),应激反应小,镇痛作用约为芬太尼的5~10倍,其作用时间与所用剂量密切相关,TCI舒芬太尼用于长时间手术时,掌握好停药时间一般不影响病人术后恢复,而对于一些手术时间较短的腹腔镜手术,麻醉前要根据病人状况、手术时间及合并用药等不同决定舒芬太尼的目标浓度。但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均可引起呼吸抑制、胸部肌肉僵硬、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等,因此这类患者给药方法和血药浓度的控制至关重要。但是无论是瑞芬太尼还是舒芬太尼,在麻醉诱导及维

持过程中,均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胸部肌肉僵硬、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重现这类药物的给药方法以及给药浓度[3]。本研究在苏醒期,瑞芬太尼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早于舒芬太尼组,且首次诉求镇痛药的时间也早于舒芬太尼组,分析原因与瑞芬太尼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有关,因此笔者认为使用瑞芬太尼时应在适当的时间给予其他阿片类镇痛药,这样既不会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清醒时间,又可以避免术后的急性疼痛发生。而舒芬太尼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较长,但首次诉求镇痛药时间较晚,且HR和BP均低于瑞芬太尼组,分析原因可能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强、作用时间长有关。

综上所述,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均平稳,术毕使用瑞芬太尼的患者清醒快,拔管早,但使用舒芬太尼的患者诉求镇痛药的时间晚,而使用瑞芬太尼的患者需要提前给予其他镇痛药。

参考文献:

[1]陈皆锋.不同年龄中老年患者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诱导的血流动力学影响[J].浙江医学,2015,3(3):425-426.

[2]谢峥嵘.靶腔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全身麻醉[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4(6):594-595.

[3]杨雪媛.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吸入麻醉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15,1(2):82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