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冬宁脑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二冬宁脑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兵

刘兵

(泗阳县中医院江苏泗阳223700)

【摘要】目的:二冬宁脑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加用二冬宁脑汤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各项血流变指数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冬宁脑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二冬宁脑汤;脑梗死;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5-0102-01

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该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局部脑组织血液的供应的障碍,进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和坏死;该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以及饮食结构的转变,使得脑梗死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及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本文主要研究二冬宁脑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2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均31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在33-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36)岁;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男性18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32-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3.25)岁;研究组实施二冬宁脑汤治疗。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对比分析。

1.2诊断、纳入标准

所选患者均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学会拟定的相关脑梗死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且均经颅脑CT及MRI证实。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1]证实为阴虚风动或痰瘀阻络证。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并经患者和家属签字同意;所选患者均无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无合并其他心脏病引发的脑梗死者,无合并重要器官疾病者。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西医对症处理,对于合并高血压者,可给予其降压药治疗;对于有呼吸道感染者,可适当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二冬宁脑汤治疗,具体药方为:珍珠母20g,天冬、麦冬、白术、陈皮、赤芍、茯苓、天麻等各15g,石菖蒲、半夏、郁金各12g,地龙、炒僵蚕、川芎各9g,800mL水煎煮30min后取汁;再加600mL水煮沸30min后取汁;两次熬煮汁液混合,分三次服用;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数变化情况:具体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等。

1.5效果评定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时,根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评定两组治疗疗效,其中: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在90%及其以上,病残程度为0级为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在46%-89%之间,病残程度为1-3级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在18%-45%之间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低于18%为无效;总有效=临床治愈+显效+有效。

1.6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表示(x±s),计数资料的表示(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时P<0.05。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42%;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等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多采用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抗凝以及降纤等方法进行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梗死,延缓脑梗死的进展,但容易反复发作,影响到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质量。脑梗死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缺血性中风”的范畴,该病的病因多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或年高肾亏所致[2]。二冬宁脑汤主要采用麦冬与天冬作为君药,起柔肝熄风、滋阴潜阳的功效;而天麻、地龙、炒僵蚕等可以活血通络、平肝止痉;珍珠母能够镇肝潜阳,而茯苓、陈皮、白术及半夏等可以燥湿化痰、健脾益气,郁金、石菖蒲能够通经醒脑,川芎、赤芍可以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可以起到益肾柔肝、化痰逐瘀、滋阴潜阳、醒脑开窍等功效。本次研究中,采用二冬宁脑汤治疗的研究组,其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各项血流变指数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莹[3]临床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由此表明,采用二冬宁脑汤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能够提升治疗疗效,而且还能有效改善血液微循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汤伟.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行自拟益气通脉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4):81-82.

[2]李国成,赵峰.益气活血化痰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8例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8):749-750.

[3]陈莹.脉血康胶囊联合黄芪参归汤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0(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