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新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新应用

马杰

浙江永安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浙江金华321017

摘要:现阶段,很多新技术、新思维不断涌现,并且与建筑行业进行融合,对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使得建筑行业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多元化需求。本文就是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新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新应用;信息技术

引言

为了对建筑行业的整体形象进行改变,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工作效率、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控制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得到强化。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创新,将很多新技术与新思维更为良好的与建筑行业进行融合,降低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投入,不断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建筑行业逐渐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新应用进行探究意义重大,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企业发展,是我国在二十一世纪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企业信息化是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将企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它包括了众多信息数据的自动化收集、储存、整理,加强企业信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性,提升企业信息数据的流通性、共享性,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对信息技术进行综合阐述,就是企业应用先进的手段和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储存,辅助企业正确决策的技术总称。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构成内容,是信息技术应用不可缺失的重要手段。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认知程度,避免对二者的概念进行混淆。在施工管理中推广信息技术,不仅要注重解决是否利用计算机技术,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计划的编制与落实是建立在已知施工方法的基础上,施工管理中除了需要了解计划方法之外,还需要明确各项施工工艺应用需求和组织要求。对网络计划的性质与特点进行分析,并不是应用了网络计划就可以较大程度的缩减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它的作用只是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可以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降低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成本投入的技术条件。所以,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进度控制计划编制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保证施工进度控制计划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

计算机应用范围:应用计算机设备与相关的软件,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较早的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机作业与辅助管理工作,办公管理自动化系统、招投标自动化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建设都离不开计算机设备与相关软件的支持。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必须要尊重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性,根据一定程序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合理化的安排。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推广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一些地方取得了非常可观成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计划具有的反馈作用,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开展进行优化和改良,从而使得工程项目施工工作开展顺利进行,在保障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投入,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进度。根据以往施工实践证明,计算机网络计划组织与管理施工可以较大程度的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使得工程项目建设达到以上要求。

二、计算机信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建筑企业信息应用范围过于狭窄

在工程项目实际建设施工中,管理工作开展仍然较大程度依赖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与综合素质,与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工作开展要求是不符的,对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造成了严重阻碍。建筑行业中对计算机设备的应用存在较多的局限性,更多的是应用单机版的计算机软件,单独性的对其进行应用。只是借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较快这一特性,并没有利用计算机网络加强信息的流通性和共享性,计算机应用价值并没有全面体现出来。虽然现阶段很多建筑企业都在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转变,但是深入调查发现传统产业整体水平还很低,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带来的便利。对于建筑施工原材料的采购、招投标工作开展以及相关信息发布等工作内容仍然应用传统类型工作方式,不能在互联网络上完成项目招投标、原材料采购等工作。计算机信息电子商务还需要进一步发展。目前有关工程信息网络开发数量较少,无论是商业领域还是政府部门建设的网站,都是以信息发布为主要目的的,没有设置工程信息工具类网络软件,信息互通性较差。即使一些软件被开发出来,但是软件应用效率较低,创新性较差,大多软件都属于重复性的开发。

(二)建筑企业自身因素的制约

第一方面是受到了传统工作方式的阻碍。以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大多都是依靠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的施工经验完成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对网络计划管理落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知程度较差,他们对网络计划管理落实存在严重的抵触心理,认为会对自身行为自由造成损害,不会像传统管理方式那样灵活。第二方面施工管理工作开展并没有呈现出现代化、规范化、网络化的特点,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开展随意性较强。施工管理人员并没有注重对众多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不能及时发现成本控制、安全控制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不良问题。第三方面高素质施工管理人员严重缺乏。现阶段,建筑企业中的施工管理人员都是原有的施工技术队伍中提拔出来的,施工管理人员更多的是关注施工技术的研究,对网络计划技术相关理论的了解程度较差。所以建筑企业需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员,注重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从而为网络计划技术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三、精益思维理论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精益思维理论原则,建筑生产可被视为由许多分项过程或行为所组成的流程,流程以时间、成本和价值为要素,资源(劳动力、材料和机械)和信息流是精益建设的基本分析单位。精益建筑就是要清除阻碍增加价值的资源或信息。增加价值行为就是将资源和信息转变成符合顾客需要的建筑物的行为;而非增加价值行为(也被称为浪费)则是占用了时间、资源和空间,直接或间接增加了建造成本却没有增加任何价值而又造成了损失的行为。非增加价值行为中包含对建造有贡献行为和非需要行为。有贡献行为是那些不直接增加产出但在生产过程中是必须和必要的工作,包括在工作平台上处理材料、接受指令、阅读图纸、清理工作面及其他一些附属工作。按照精益思想,非需要生产行为就是浪费。从增加价值的行为方面考察浪费比传统意义上的从材料物质属性上来理解浪费范围更广、更全面。

结语

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建筑工程全过程(进度、质量、成本、安全)联合监控提供了条件。实施进度、质量、成本的联合管理,利用计算机信息把网络进度计划和工程预算结合起来。精益思维本质上是强调价值,确定价值链,使价值链顺利流转,让顾客推动生产商创造价值并追求完美。通过新技术和新思维的应用,可以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升,为建筑行业发展增加新的生命力,使得我国建筑行业具有更为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静,张保印,康泳霞,刘洋.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4).

[2]徐旭.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06).

[3]赵文治,鲁治峰.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