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增强基层单位安全风险意识的必要性及管控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析增强基层单位安全风险意识的必要性及管控方法

曹亮

长江武汉航道局武汉航道处湖北武汉430060

摘要:基层单位在生产与运作上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安全因素的影响,所以安全风险意识与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目前基层单位面临很多风险管控问题,对此要分析问题的本质,不断总结安全风险管控的经验与教训,防患于未然,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和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基层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方法

基层单位安全风险管控是基于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安全问题,利用现有资源,集思广益,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类活动。安全风险管控包括作出分析、制定计划、优化策略与组织管控等。在操作中,要达到人与设备、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协调一致与和谐性,保证生产安全。本文从基层单位安全风险意识与管控的现状开始,分析安全风险中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基层单位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的发展,管理体系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与深入。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管理操作上,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动,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致使操作技能也要不断提升,以保证设备的更新与人员的技能匹配,保障管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目前,在基层单位的管理中,风险因素的隐蔽性较高,不易被察觉,在常规业务的生产和操作中,不规范和违章行为时有发生,这就为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带来了潜在风险。潜在风险的存在是影响安全管理的最大挑战,是当下基层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两书一表”工作浮于表面

在管理体系中,两书一表指的是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管理体系作业计划书和管理体系现场检查表。按照要求,各单位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程序来进行管理与推进。但实际上在工作中,由于时间紧迫,管理人员图简单省程序,工作不够细致,关键工作与程序把控不到位,两书一表管理规范效果不佳,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指导性。两书一表工作的不深入造成了实际与理论的脱节。

(二)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高

部分基层单位由于缺乏约束与管理,员工对单位风险与制度学习不够,不能深刻意识到风险的存在与风险的危害。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员工为图方便常常会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断事情的风险程度,对风险的真实危害程度毫无概念。而现在安全管理标准与章程正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仅靠主观臆断是无法应对风险的。因此员工的风险意识不提升,风险管理条令便如同虚设。

(三)基层单位重业绩轻风险的情况较多

在一些基层单位,很多员工身负着单位的业绩压力。单位每年或每月为员工制定业绩指标,该项指标又常与员工的评级评优挂钩,因此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自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业绩的完成上去。对于和业绩无关的工作与程序则一概不予理睬。单位的管理层也只是将业绩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忽视了对风险的管理,将安全与风险因素置之不理。在这样的单位中,管理层缺乏对风险管理的防范,员工只顾自身业绩,也不将风险管理放在心上,则必然会留下安全隐患。

(四)缺乏安全评估体系

很多单位在安全管理上只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即当安全问题出现时,才寻求解决办法,而不能及时预见安全问题。面对安全问题,不能做到防微杜渐,事先预防。这样就加大了安全评估的难度,只对个案的分析与研究是不能实现对全局的把控的。因此不做风险预警,不建立安全评估体系是不能保证单位安全管理的可靠性的。

(五)检查力度不够,整改不到位

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缺少一定的监管力度,很多单位的安全管理不彻底,甚至只是走个过场,相关监督部门对此没有建立监管体系,因此很多过程都流于形式。上不管下不作为的情况一旦出现就会出现很多漏洞,给违规人员带来钻空子的机会。即使检查到某些问题的存在,被检查单位的整改力度也不尽人意,疲于应付,更谈不上持续整改与彻底整改。

三、基层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改进两书一表制度,根据单位具体情况适时整改不合乎规范的制度与程序,完善计划书、作业指导书与现场检查表的执行力度,加工理论与实际结合,防止脱节。

(二)加强学习,提升员工风险意识。通过培训与教育等方式,为员工建立遵守规范,应对风险,按规操作的意识,做好学习与实践的相结合。

(三)管理层要掌握好业绩与安全的度,即在保证业绩的同时也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将两项工作分挑两肩,做好平衡,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四)建立安全评估体系,在执行每一步决策之前,先通过安全评估体系做出安全评估,用评估结果来指导决策的进行与开展,也方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增加经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与过失。

(五)加强监管与整改力度,有关部门要将安全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管理体系中来,对基层单位的安全监督与整改验收要常态化、严肃化,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要予以严正批评与追责。

四、结语

基层单位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这关系单位的内部稳定和持续发展,提升安全风险的管理力度与执行力度是推进单位稳定发展的最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询,荣捷,祁彦生.浅析增强基层单位安全风险意识的必要性及管控方法[J].人力资源管理,2017(07):85-86.

[2]周永根,秦挺鑫,陈锐.城市基层单位风险登记标准体系研究[J].灾害学,2015,30(03):140-149.

[3]赵琦.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应对能力评估工具的开发、应用与评估模型的探索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