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无主患者救治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急诊无主患者救治策略探讨

齐海峰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133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诊无主患者的救治策略。方法对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间急诊救治的72例无主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均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及时的治疗,无一例投诉。结论应制定合理的救治和抢救流程,联合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采取各种有效的救助措施,使无主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又避免各种医疗纠纷和经济纠纷。

【关键词】急诊;无主患者;救治策略

无主患者是指来诊时无姓名身份、家属陪同及治疗费用的患者。我院急诊科自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共收治急诊无主患者72例,现将我院无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管理方法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无主患者72例,120电话有路人拨打的,也有110巡警拨打的,其中昏迷者12例;失语、偏瘫者8例;醉酒者22例;交通事故12例,烦躁、意识不清者5例;流浪汉4例;精神患者5例;癫痫患者4例。

1.2救治结果.72例例患者中49例在急诊科治疗时即联系到了家属,交付了医疗费用,治疗后好转离院;7例住院后联系到了家属,交付了医疗费用;8例醉酒者在急诊科观察,清醒后自行离院,未交费,2例醉酒者生命体征平稳,现场交予当地派出所后返回;2例有精神障碍者,送往精神病专科医院,未收费;3例流浪汉均有不同程度的智障,经与派出所联系,一同将其送往救助站,1例流浪汉患有脑梗死,住院治疗半月稳定后,联系到当地村委会,用救护车送回当地,未交费;经过即时救治,72例患者无一例投诉。

2护理管理难点

2.1安全问题

危重无主患者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开放绿色生命通道,给予抢救的同时无法履行告知义务,若病情无好转或患者死亡后容易引起纠纷。

2.2病历资料无法收集或不全面

大部分急诊无主患者意识或智力存在问题,不能提供姓名、主诉,病史等具体资料或语言不详,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收集到病人的病情资料,甚至连现病史也无法采集,医护人员只能靠体格检查和临床经验进行判断,使抢救治疗十分困难,容易出现误差。急诊患者病情凶险且复杂,在检查治疗的过程中病人可因病情变化和躁动出现意外,为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防范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常需采用约束的方法来保护患。但是对无主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时无法履行告知义务,一旦对患者造成了损伤,由谁承担责任,承担怎样的责任,一旦病人家属质疑,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2.3物品管理问题

无主患者急诊人院时因无家属陪护,而医护人员常忙于抢救,忽视了对患者随身携带现金、物品等清理保管工作,加之急诊科是一个开放性场所,容易造成患者现金、物品遗失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4经费问题

经费是抢救中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病人无名无姓,身无分文。要抢救病人,医务人员不但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医院还要承担病人抢救治疗中的所有费用,如抢救费、治疗费、输血费,手术药品费、床位费等等[1]。甚至病人死亡后,在找不到家属的情况下,医院还要承担尸体保管费、火化费等。

3临床救治策略

3.1明确救治原则

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在明知完全可能收不到治疗费用的情况下,医院医务人员应坚持社会效益及病人的利益为第一的原则,积极救治病人,以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恢复为职业追求。尽早解除病人的痛苦,使其早日恢复健康,这是医院工作的最高原则和出发点。

3.2和计算机中心合作,对无主患者实行年份+编号(如2017年第一个无主病人,编号为2017001),为无主患者进行挂号登记,使其身份识别具有唯一性。

3.3建立无主患者管理常规

加强无主患者转入交接的管理,注重患者身份信息的交接,完善转接记录登记表,对于不能识别身份者,予以通报110,登记备案,方便寻找患者家属。

3.3加强安全管理及生活护理

对烦躁不安的病人合理使用床挡及约束用具,对实施保护性约束的病人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约束带的松紧度并随时调整,及时解除约束。

3.4患者物品管理

钱物管理报保卫科,由保卫科和急诊科医护人员共同清点,登记造册,实行双签名,做好标记,供家属认领[2]。

4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量逐渐增加,社会对公立医院的期望值不断提高。身为弱势群体的无主患者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是社会人文精神的体现[3]。无主患者的生命救助是各医疗单位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所有急诊科必须面临的问题,政府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不应该让医疗机构尤其是一线医务人员在无主患者的救治上勉为其难和承担责任,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但无主患者的救治和抢救也是包括医疗机构在内的各级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应制定合理的救治和抢救流程,联合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采取各种有效的救助措施,使无主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同时积极寻找家属,使医疗机构即避免经济损失,又避免各种医疗纠纷和经济纠纷。救治无主患者是医院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又诠释了医院的公益性质,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公众形象。

参考文献:

[1]杨珍,张宝珍,急诊科无主病人的管理[J].护理研究,2011,25(26):2432-2433

[2]郑谋勇,张军根-,无主病人院前救治转送原则及伦理学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6):10-12

[3]瓮秀云,李艳丽,急诊科无主患者的救治策略[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