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李娜

(天津财经大学体训部,天津300222)

摘要:从教学思想的变革、教学模式的确立、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高校篮球教学应扬弃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师、学生双主体共同改造课程客体的过程中,做到兴趣和技术两者兼得,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以实现运动教育向健身教育的转变,最终让学生选择篮球项目自我锻炼并因之终身受益。

关键词:学校体育;篮球课程;教学改革;高校

1.引言: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把传授技术动作、增强运动素质和提高竞技:水平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忽视了学校篮球“普及”与“娱乐性”的教学特征,忽视了教学主体心理与生理同步发展的基本需求,忽视了篮球运动的教育功能。

学校体育发展的整体战略思想应该“面向社会,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进行健康教育,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重视基础知识(包括专业知识)掌握,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培养,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思想已逐渐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主导思想。进行普通高校篮球教育改革,首先应摈弃单一的技能教学目标,建立以篮球游戏、娱乐性比赛和比赛教学为主线的教学环境,并围绕这些形式,进行篮球知识、理论、文化教育和能力、素质、人格培养。同时,创设突出“普及”和“娱乐性”特征的教学模式,运用过程性评价的考核形式,与之相呼应。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学生篮球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学生自评能力和自锻能力的提高及锻炼习惯的形成。

2.构建篮球教育改革新思路,应突出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2.1激发篮球兴趣,优化篮球课程

体育兴趣作为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因此,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群体,激发和诱导学生兴趣的不同动因,使“兴趣和技术两者兼得,相辅相成”。在具体操作上,应将激发和诱导学生兴趣这一重任落到课程和教材的设计上,并在转变观念、发展个性、提升体育终身化程度的基础上,注重开发和扩充教学内容未来的篮球必修课程教材内容,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以篮球运动技术为主线的教材体系”向“以篮球健身手段与方法为主线的教材体系”转变为指导,重视引进、吸收当代国内外篮球课程教学和篮球健身的新理论、新成果和新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现代社会和基础体育教育的适应性。

2.2提高篮球参与,融合篮球文化

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应以学生参与篮球运动过程得到娱乐性心理感应为切入点,以学生共有特点为依据,以心理和生理同步发展为基础,以思维中的联想思维为方式,以教会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为角度,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需求层次和主动参与意识。大学生打篮球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同时还应该拥有丰富的篮球文化知识。把篮球运动视为文化和具备教育功能的载体,已经成为人的教育、培养、发展相融合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将篮球文化与篮球运动实践相结合,融合篮球文化,引导学生发现篮球运动的基本原理,掌握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了解篮球运动所包含的教育、强身、健心和娱乐文化,从而延续学生篮球理论与篮球实践再学习的惯性,培养终身参与篮球运动的能力。

2.3发挥篮球教育功能,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健康观等内在条件的强化和提升,求得学力增长与人格成长的统一.

体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学生人格成长。在篮球教学中,引入教育内涵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感受篮球运动学力增长的同时,领略篮球文化和篮球教育促进人格成长的无穷力量。从学校篮球“普及”和“娱乐”的认识角度出发,篮球运动实际上是一项比谁更少犯错误的游戏,某场比赛谁犯的错误少一点,谁将赢得这场比赛。因此,篮球教育过程就是一个纠正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活动应以培养学生养成“正确习惯”作为教学中心。通过篮球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和文化熏陶,使学生明确,在篮球实践中哪些思想、意识、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掌握判断正误的标准和纠正错误的方法。将篮球知识学习、技能掌握、素质培养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健康观等内在条件的强化和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求得学生学力增长与人格成长的统一。

3.篮球教学方法改革

3.1面向全体学生

目前大多数高校篮球课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过程变成单向、僵化、硬性的技术传递,明显地表现出运动训练化的特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统一化、规格化,不重视学法的指导,只重视授课任务的完成和学生技术的提高,学生对动作原理缺乏了解,思想品质教育和情感体验更无从谈起。篮球教师应认真深入研究篮球课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把现代教育学理论、可行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入篮球课教学之中,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统一。

3.2确保学生个体受益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的权利,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真正要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置于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采用以转化学生学习的方法,由“学会”向“会学”转化,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篮球教学养成良好的篮球健身习惯,在运动中逐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自觉地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进行分组教学,以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共同取得进步,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3.3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改革深化和布局结构的调整,校园已从封闭式书声朗朗的“世外桃源”转化为开放式的“小社会”。“全体性”在体育观念上强调平等而愉快地接受体育教育,这一教育是每一位学生的“权利”。通过体育学习应使每一位学生个体在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篮球教学中,以体育理论为基础,发挥学生智力优势,使学生主动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自身技术动作上存在的问题,积极培养他们的竞赛组织、教学、观察判断、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如裁判实习、篮球比赛的组织等)等社会实践能力。

4.结论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体育课程改革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华,在体现体育多功能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其增强体质的基础性。在教学中,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以及教师的课程意识、改革态度、知识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本着传授知识和教书育人并举的方针,教师、学生双主体共同改造课程这一客体。彻底改变以篮球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从以篮球运动技术为主线的运动教育向以健身教育为主线转变,做到篮球健身教育与篮球理论、技术教学有机结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丰富篮球文化内涵,最终让学生在篮球项目介质中自我锻炼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李一平.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演进历程的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5(2):162-165

[2]王文宇.对篮球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材教法,2008,9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