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PICC置管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

秦玮

秦玮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血液科161005)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PICC置管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PICC置管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均进行穿刺点出血、感染、疼痛、导管渗漏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护理干预,之后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64例患者经PICC置管并发症临床护理干预后,不仅延长了PICC留管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大大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概率,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加强对PICC置管并发症临床护理的探究和总结,可有效提高PICC置管在临床应用的广泛性。

【关键词】PICC置管;并发症;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6-085-0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将导管从患者外周手臂静脉穿刺,直至到达中心静脉留管的一种穿刺留置管方式,操作便捷、安全、留管时间长、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1]。PICC置管适用于需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但其并发症比较多,加大了患者的痛苦,为此,临床探究并实施了PICC置管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效果良好。下面本文就我院64例患者进行PICC置管并发症临床护理干预的探讨,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PICC置管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男34例,女30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2.5±2.4)岁。

1.2方法

1.2.1置管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F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进行静脉置管[2],先对患者静脉长度进行测量,让其手臂向外呈90°展开,预测穿刺点。穿刺方式包括头静脉穿刺、肘正中静脉穿刺和贵要静脉穿刺等,首选穿刺以成功率较高的贵要静脉穿刺为主。穿刺结束后,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有无回血情况,将止血带松开,把穿刺针撤出,利用肝素盐水进行抽吸直至回血帽回血,之后将肝素帽和密闭输器等进行连接,将小方纱布置于穿刺点,用无菌透气膜覆盖后并将其固定,无菌透气膜可从穿刺第3天开始每隔2到3天进行1次更换。1.2.2并发症护理方法

①穿刺点出血护理对发生穿刺点出血的情况,可取明胶海绵置于针眼处覆盖止血,为避免出现穿刺点出血点情况,护理人员在穿刺后应采取加压包扎法对穿刺局部进行半小时包扎,并告知患者3天内尽量少活动且不可剧烈活动,同时需对患者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或用药史等各方面进行穿刺前的评估。

②无菌静脉炎护理对出现无菌静脉炎的患者需让患者将患肢举高,采用50%的硫酸镁进行湿热敷,每日3次,每次半小时,湿热敷期间采用磺酸粘多糖乳膏进行外涂,为避免出现无菌静脉炎的并发症,穿刺操作时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无菌手套,采用肝素水对导管进行浸泡或穿刺后给予理疗提前预防。

③穿刺部位疼痛护理穿刺部位发生疼痛,与穿刺时对血管及其组织损伤有关,所有护理人员需具备丰富的穿刺经验,尽量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穿刺部位多次受到损伤,对出现疼痛的患者,可取双氯芬酸钠乳剂外涂于穿刺局部位置,或进行理疗。

④导管渗漏护理为避免导管发生渗漏,在贴膜固定时应将膜贴在路呃式接头硬端,注意定期检查导管是否出现弯折的情况,并告知患者不可用利器划破导管等。

⑤导管脱出护理导管脱出的发生与患者活动时不注意、或固定不好、或自行拔管等原因有关,为避免导管脱出的发生,护理人员在置管后采用贴膜固定时,选择蝶翼交叉式固定,在更换贴膜时,操作应轻柔,撕膜方向应从下往上进行,并告知患者脱衣或睡觉时注意保护导管,对神情恍惚烦躁者,需告知必须有专人陪护[3]。

⑥感染护理若护理人员在巡查时发现患者穿刺位有红肿、脓性分泌物或伴有疼痛等症状,可确定为感染,可取50%的硫酸镁对红肿位进行湿敷,或采用红外线照射的方法促进血液循环,促使红肿症状逐渐消失,并取抗生素给予患者口服。

⑦导管堵塞护理为避免导管堵塞,在患者输液结束后需严格取10ml生理盐水进行正压脉冲封管;若利用导管给患者滴注大静脉营养袋,必须每4小时进行1次冲管;若发生导管堵塞及时检查患者体位;若出现滴注缓慢的情况应取生理盐水或肝素钠盐水进行冲洗;若出现不滴的情况,取10万单位的尿激酶和50ml生理盐水进行推注和回抽;若上述多种方法均不能至滴注通畅则需拔管。

⑧血栓形成护理穿刺血管的选择以直、粗和充盈好的为宜,这样能够降低导管置入血管后发生涡流的情况,防止血栓的形成;导管在穿刺之前可采用肝素盐水进行浸泡和冲洗,利用血管内皮对肝素的吸附作用,加强血液流通,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在穿刺时为预防损伤血管内皮,尽量一次成功。

2结果

2.1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64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出血的有18例,无菌静脉炎的有13例,穿刺部位疼痛的有10例,导管渗漏的有3例,导管部分脱出的有2例,感染的有2例,导管堵塞的有3例,血栓形成的有2例。

2.2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效果64例患者留置管时间为73-365天,平均留置管时间为(219.5±114.6)天,不仅延长了PICC留管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概率,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3讨论

PICC导管对需长期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来说,具有置管时间长、便于维护、方便和安全等优点[4],不仅可减少患者反复进行穿刺的概率,而且可有效降低穿刺的痛苦,在临床的应用目前比较广泛。但PICC置管并发症的多发,严重影响患者静脉滴注治疗的效果,因此,临床加强对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的探究和总结,对提高PICC置管在临床应用的效率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薛巧茹.关于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101-102.

[2]李淑芬.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临床护理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4):1919-1920.

[3]韩萍;杨丰华.护理干预对PICC留置导管并发症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94-695.

[4]陈华俊;肖仕凤.应用预见性护理预防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1):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