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张健利

张健利(河南省永城市高级中学河南永城476600)

摘要: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已走进教师和学生的生活。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全新的教材,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挑战。在经过一轮的课改教学结束后自己对新课改的感悟也较深,从备课到讲课,从教法到学法自己收获不少,教学经验也积累了不少。经过多年的磨练我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这样才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政治教学模式。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效率

中图分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343-01

面对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有的同学甚至感觉到政治课虚伪,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每一个政治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如何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学生“前后”连贯化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成绩的提高主要依靠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和反复强化来取得,多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显然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抹煞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新课程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政治课学习效率的第一步,它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新课的内容,课堂上讲要涉及的重难点,从而增强听课的针对性,激起学生在课堂上的求知欲,学生的课前预习可以在课前学案的指导下进行,学生还要注重预习的方法。这样学生在有针对性预习的过程中就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并且为教师上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是对预习和听讲成果的巩固,是与遗忘斗争的有力武器。在课后复习时学生通常可以以重要的知识点为中心进行。随着学习的推进,教材的结构也就逐渐形成一张网,学生就更容易记牢记准。因此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应注意:

(1)课后回忆。课后回忆,即在听课的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它具有检验听课效果的作用。也有人把课后回忆叫作“过电影”。如果能顺利回忆,就证明听课效果好,反之就应寻找原因,改进听课的方法。

(2)精读教材。许多优秀学生的学习实践表明,对教材理解得越“透”,掌握得越牢,作业就做得越好,越节省时间。

二、教师备课效率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新课程要求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必须以旗帜鲜明的态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广泛的积累,对教学内容的正确观点理直气壮进行宣传,对教学对象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教学步骤进行周密的安排,对教法和学法进行认真的探讨,只有这样把课备好了,才能把每节课上好。我认为政治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按新课程标准,备好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更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充分的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研究政治教学的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新课标,通过钻研教学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

2.备每一节课的教材和新时政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生活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每一节课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

3.备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随之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课堂上跃跃欲势,逆反心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其次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我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4.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是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政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任务驱动、参观、演示、辩论、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方法。政治教师一定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5.备好教学组织形式

政治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组织教学形式时,要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校硬件设施情况分配教师教学时间和学生练习时间,把教师教学和让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自主讨论学习、学生巩固练习相结合。“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所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

三、课堂教学科学化

1.教师上课要有激情

老师上课时要调节好情绪,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低声慢语,学生听不清,长期下来学生也被感染得萎靡不振,老师的讲课成了催眠曲,自然课堂效率低下,成绩便很难提高。相反那些上课铿锵有力,富有激情的老师,成绩普遍好,原因就在于情绪感染人。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巧妙设计情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的体会、感受,不和学生保持语言、目光的交流,没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尽管你讲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但学生跑神了。

3.加强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

教学过程中良好的组织和管理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保障。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打闹、说话,课堂效率不会高,遇到这种现象老师要及时管理;学生分组讨论时,同学们讨论起来刹不住车了,老师要及时采取措施调控好课堂。学生回答问题卡壳,慢言慢语,也要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不厌学千万别伤到学生的自尊心。

4.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需要熟练应用多媒体

单一的教学手法或手段,很容易使学生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多种手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节省板书时间,以直观性强、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优点,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倡大家经常使用。

5.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大多数学生只有喜欢这位老师,才会爱听他的课,注意力才会集中,思维也活跃。如果学生从心里厌烦你,你讲的再好,他也听不进去,课堂效率无从谈起。

6.做好课堂练习

课堂教学应讲练结合,不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检测,特别是基础知识,让学生牢牢掌握,此外,还应对一些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

7.做好课堂总结

一节课下来,可能有些学生不知道到底学了些什么,这时就需要做好课堂总结,再次强调重点内容,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做好知识梳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规律,提高语文能力。不过,课堂总结最好是通过提问学生来完成,如设计“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来引起学生对该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8.效果监测

一堂课上完后,教师应对教学效果有所了解,对此应进行信息反馈,通过课堂的教学内容及旧知,给学生出一些检测题,题的类型应多样化,并要抓重点,突出学科特点,也可以写学科日记,为写作奠定基础。其次,应要有主次之分,特别是潜能生的考虑要周全。

总之,要提高政治课堂效率教师应有一颗热爱事业的诚心,不断探索、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