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钱亮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化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钱亮亮

钱亮亮

钱亮亮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古坳初级中学226461

中学化学是一门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规律为对象的自然学科,也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为了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学化学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了现代教育的共识。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中学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为了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化学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会丧失新发现的良机。

中学阶段,化学实验是启发学生智力,养成学生思维能力,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让学生学会创新,就要让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最细微的观察做起。学生能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找出值得改进的地方,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可能随时捕捉到“奇异现象”,进行认真分析研讨,才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

二、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情境,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这个环节上,教师要及时抓住机遇,把学生引向创新。比如:在空气一节,注意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发散思维:如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同学们想到了:用扇子在面前轻扇感到空气冲撞面孔的方法,用空杯压水的方法,挤压气球的方法等。这些做法提升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的热情。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创新。

三、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创新之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例如,在学完硫酸的性质后,我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稀硫酸和浓硫酸的性质。此时,学生思维活跃,大胆联想,认真设计,努力创新,很快设计出了多种方案。其中摘要几种如下:①取等体积的溶液进行称量;②用两根玻璃棒蘸取滴在白纸上;③用蔗糖;④用两块铁片;⑤用两块铜片;⑥用两根碳棒;⑦分别观察状态;⑧让氯气分别通入两瓶试剂后,再通过干燥的石蕊试纸;⑨在两试剂瓶中分别悬挂一枝鲜花;⑩分别沿玻璃棒注入水中。同学们动手动脑,创新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开发创新之源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验活动。生活中的化学是丰富多彩的,各种化学实验、各种化学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等。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应定期举办化学晚会,开展化学游艺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提高实验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五、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开拓学生的思维

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平时在书本发现的新问题,在实验中发现的特殊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观察到的新东西,都要经过大脑加工、思维分析、去伪存真,找出本质性的东西,才可能有所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一,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第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能迅速而深刻地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第三,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多采用讨论形式的教学方法,选题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

第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殊才能和特长。

第五,考试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内容有: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新颖性、创见性、深刻性、分析和综合能力、鉴别及评价判断能力等。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