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曹毅1李洪彬2唐振华1

(1青白江区人和乡卫生院四川成都610300)

(2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300)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和青白江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案。对2组患者治疗后半年的随访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92.50%,组间差异不大,即P大于0.05。结论:应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可观,且较手术治疗的创伤小、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013-02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lumbardischerniationinnon-surgicaltreatment.Methods80casesofpatientswithlumbardischerniationwereselectedinourhospitalandpeople'sHospitalofQingbaijiangbetween(June2014~2016inMay).Accordingtothedifferenttreatmentwerepidedinto2groups,the40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surgicaltreatment,theobservationgroupof40patientswithnonoperativetreatment.Thecurativeeffectwasevaluatedinthefirsthalfofthefollow-upofthe2groupsaftertreatment.ResultsAftertreatment,thecontrolgroupandth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0%,92.50%,littledifferencebetweengroups,Pmorethan0.05.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nonclinicaleffectsurgicaltreatmentoflumbardischerniationandsurgicaltreatmentisconsiderable,withlittletraumaandhighsafety.

【Keywords】Lumbardischerniation;Nonoperativetreatment;Clinicaleffect

在临床研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骨科常见且多发性疾病,常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该病出现在生活各个领域之中,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影响[1]。本次研究中,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使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相关有利的依据,减轻患者的痛苦,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基本资料

在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选取选取我院和青白江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非手术治疗)与对照组(手术治疗),每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对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在观察组当中,男、女性患者各占25例、15例;年龄范围在25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46±8.18)岁;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为(5.64±1.53)年;突出位置:侧突型30例,中央型10例。

在对照组当中,男、女性患者各占24例、16例;年龄范围在27岁~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4±8.12)岁;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5.48±1.64)年;突出位置:侧突型29例,中央型11例。

经过对比以上资料,发现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之间差异不大,P值大于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方式,具体内容包括: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个月,口服消炎、止痛、神经营养药物,进行骨盆持续牵引,给予推拿、按摩、针灸、理疗等。在患者急性症状缓解后,进行腰背肌锻炼(连续半年以上),出院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定期到门诊复诊。

对照组则在入院后3日内进行手术治疗,主要步骤为:行单纯的小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术中注意保护椎间小关节。术后予以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进行静脉滴注,按照每天二次的频率,连续用药一周,在术后5至7天进行腰背肌锻炼,出院后避免弯腰搬运重物,肩挑手提重物等活动,加强腰背肌锻炼。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根据2组患者在半年内的复诊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

1.3.2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腰、腿部未出现不适,疼痛消失,经CT或X线检查腰椎间盘突出明显减退[2]。

有效——患者的腰、腿部疼痛基本消失,存在轻微功能障碍,腰椎间盘突出症行CT或X线检查显示有所好转。

未愈——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无变化,依旧疼痛,甚至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恶化情况。

总有效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总概率减去未愈概率的差值。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软件核对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的数据,用“%”表示患者的总有效率数据,并用卡方值检验。若两组患者之间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则P<0.05表示。

2.结果

对比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未存在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骨科慢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3]。该疾病患者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使其生活和工作皆受到很大影响。在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段很多,大体可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两类。随着手术治疗研究的增多,其疗效引起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20%的患者在术后仍存在疼痛,而15%左右的手术患者发生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等。

非手术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其缓解或治愈。该方法可适用于:①初次发作病程较短的患者;②在经过休息后,临床症状可自行缓解的患者;③病程较长,但临床症状与体征较轻的患者;④CT、MRI等影像学检查无严重突出的患者;⑤存在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皮肤疾病等,不能手术的患者[4]。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绝对卧床休息、药物治疗(消炎、止痛、神经营养)、骨盆牵引、理疗、腰背肌锻炼等。其中卧床休息是基本的保守疗法,一般卧床1个月临床症状大多能缓解[5],通过减轻患者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缓解其原先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对神经根局限性压迫,从而促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持续骨盆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大及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另外,应用推拿、按摩、针灸等,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肌痉挛,松解神经根黏连,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相对关系,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6]。而消肿、消炎、止痛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辅助卧床休息治疗,对神经根炎症反应和水肿起到较轻的目的,是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相比,差别较小(P<0.05)。由此看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相似,但手术的费用高,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并且恢复较慢。

根据以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新用,梁裕,曹鹏等.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的比较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7):606-609.

[2]魁玉岩.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报告[J].骨科,2012,3(4):213-214.

[3]靳伟跃,秋保卫,黄利云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12):51-52.

[4]马向东.温针灸治疗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5):278-278.

[5]崔冬.单纯髓核摘除与腰椎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43-44.

[6]陈臣,陈华,李宇卫.一次性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5):96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