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提高初三英语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因材施教,提高初三英语教学质量

黎藜

中学生经过初一、初二的英语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进入初三后他们不仅要学习新知识,还要把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提高,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作为一名初三的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我认为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了解学情,分类推进

教师把上一学期的成绩作为参考,但进行一次小测验。测验的范围是初一、初二所学过的主要内容。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状况,所教的知识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就不可能连贯。许多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信心。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唤起他们奋进的办法是要坚持两多:多鼓励,多辅导。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接受表扬的机会少,有一种自卑感。所以,只要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有一点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课堂上尽量让他们回答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给予鼓励,答错了给予纠正。这样既能集中他们上课的注意力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要多辅导。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有的难题在课堂上讲一遍是不够的,课后必须多加辅导。对于60~70分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不好,不善于总结、归纳,学习马虎,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让他们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对70分以上的学生要多提问一些难题,培养他们举一反三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三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的第二课是进行语言知识教学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材料,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词汇教学

可以一词多义、后缀构词法、连锁法、同音异义比较法、同义反义词比较法、词义对比法、分解合成法、音形比较法等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2.词组教学

英语课文中词组很多,不容易记并且很容易学新忘旧。教学中适当运用学生的发散思维复习、巩固和扩大词组是十分必要的。

3.句型教学

要对重点句型扩展引伸,增加重复率,日复一日的“滚雪球”给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重视结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让学生在“说”中“学”、“学”中“说”,这样可直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创设的语境往往不能满足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的需要,而课外语言环境的缺乏使课堂内掌握的语言“无用武之地”。此外,课堂内所创设的情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堂信息量,而结构教学恰好弥补了它的不足,易于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开发学生智力,提高他们理解和表达英语句子的能力,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英语的结构教学方法有下列几种:

1.分解组合法

将一个意义完整的句子分成不同的“部件”,打乱顺序,组织学生复原。把几个单词分别写在纸片上,组织学生比赛组装句子,这种方法简单有趣,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理解句子结构和记忆句子的能力,从而增强课堂的活力。

2.替换法

将原句中的某“词汇单位”或“意群单位”用一个功能结构的成分替换,从而组成一个新的结构相同的句子。这种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充分展开口头训练,开发学生的智力,调动他们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扩大词汇量,巩固句子结构、时态等用法。

3.加减法

对于一个句子的“枝叶”进行加减,从而了解句子“枝叶”与“主干”之间的结构关系,更好地掌握句子的五种基本结构。

4.句式互换法

让学生把陈述句与疑问句进行互换,肯定句与否定句进行转换,主动句与被动句进行转换,感叹句中what与how进行转换等。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句子结构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者地址:湖南省岳阳县八中